一这是一曲让人看到心情澎湃热泪盈眶的芭蕾舞,可这背后是一个人将生命交付给梦想的极端悲痛的故事。她是一个殉舞者,她是“程蝶衣”。她最终做到了从善良柔弱的白天鹅到黑暗妩媚的黑天鹅的转变。那32圈精妙绝伦的挥鞭是她舞蹈生涯的高潮,她最后的纵身一跃让所有人记住了新的天鹅女皇。
我先来讲一讲这位天鹅女皇妮娜的故事吧。
妮娜从小就刻苦练习芭蕾,技艺出众,可在剧团一直都是充当跑龙套的角色。有一天,剧团要推选新的领舞,但要同时会跳白天鹅和黑天鹅。妮娜的白天鹅跳得最好但黑天鹅不及莉莉,但最终总监托马斯还是选择了妮娜作为新一届天鹅女皇。莉莉和总监发生关系借机上位,并且成为了妮娜的替补。在重重压力下,为了跳好黑天鹅的角色,她正一点一点向角色转变,最终完成了华丽的《天鹅湖》舞蹈,可自己也因为入戏太深自杀身亡了……
看完电影,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而妮娜就是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人戏不分,亦疯亦魔,最终唱着虞姬的戏自刎而亡。妮娜原本只能跳单纯善良的白天鹅,而她为了跳好邪恶妩媚的黑天鹅,自摸、逛酒吧、宿醉、乱搞、嗑药、反叛,直到自己分裂成了白天鹅和黑天鹅。
大概就是因为自己人戏不分,把幻想当现实,让黑天鹅的恶住进自己心里,而原本善良温柔的身躯承受不住这样强大的力量,最终变得人格分裂,近乎魔怔,所以才能将黑天鹅跳的这么气势恢宏震撼人心吧。
最后一曲《天鹅湖》中,最开始跳的白天鹅其实是妮娜最擅长的,可是她出了错,大概是因为母亲和竞争对手莉莉的双重压力吧。回到化妆间的妮娜看到了端坐梳妆台前的化妆的莉莉,此时激发了妮娜内心所以的恶,于是妮娜打碎了镜子,拿起碎片刺死了莉莉。其实那是她的幻想,她刺死的不是莉莉,而是曾经那个善良柔弱的白天鹅。当内心的恶被激发出来时,妮娜带着恐惧、不甘、强势踏上了舞台,跳出了那震撼人心的32挥鞭,全场高声欢呼,掌声经久不息。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个天鹅女皇正以自己的生来结束这段用尽全身心去表演的舞蹈。
她让我不得不思考究竟是以怎样的热爱和痴迷才能做到人戏不分、亦疯亦魔?
妮娜热爱芭蕾仿佛是因为母亲的缘故。母亲从前应该是位芭蕾舞者。但由于生下了妮娜不得不照顾她而放弃了跳舞,当上天鹅女皇是母亲和妮娜共同的理想,所以妮娜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吧。她甚至偷前天鹅女皇贝丝的东西,希望自己像贝丝一样,变得如此光彩夺目。
但现实并不是如此,面试时托马斯说:“如果只选白天鹅的话你一定是最好的,可惜不是”。4年了,妮娜跳黑天鹅从未放开过,一直都很拘谨地生活着,这大概也是跟自己的母亲有关。
这部影片其实也从妮娜和母亲的关系中反映了社会中的一种现象—畸形的亲情关系。在单亲家庭中,妈妈过度涉及自己的生活,从一方面来看,生活中处处有人关心自己,以自己为中心是件很幸福的事,可从另一方面来看,过度管辖没了隐私,迟早会引发叛逆。大部分人在青春期会非常叛逆,而妮娜显然叛逆的晚了很多。
一直被母亲管着,自然会很乖巧、拘谨,不敢打破陈规,所以一直以来妮娜跳的黑天鹅才会如此放不开。在压力的裹挟下,妮娜终于迈开了叛逆的那一步:半夜和朋友在酒吧喝酒,乱搞男女关系,把母亲拒之门外,甚至用力关门夹妈妈的手指。妮娜越叛逆,心里的恶就越积赞一分,最终那些恶聚攒幻化成了黑天鹅,那个恶的妮娜,也是那个她幻想出来的莉莉。
我看着妮娜一步步朝黑天鹅转变,一步步看着她走向死亡。我知道她的结局必定非疯即死,因为她已经做到人戏不分,戏已经深深融入了生活并且对她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她的母亲似乎知道她最后可能会变成怎样,所以试图在妮娜快马加鞭跑到悬崖边试图拦住她,可惜这只是徒劳,并且还起到了反作用。当看着女儿燃烧着生命的最后一团火跳那支精妙绝伦的黑天鹅时,全场欢呼沸腾,但母亲却眼含泪水摇着头,她知道女儿在干什么,她似乎也知道燃尽最后一丝蜡烛后将会是怎样,她爱自己的女儿,可她的女儿回不来了。
女主娜塔丽·波特曼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小女孩玛蒂达,昔日的小女孩已经长成了成熟女人,她精湛的演技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这部《黑天鹅》曾在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多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娜塔丽·波特曼也凭借此部影片获得最佳女主,应当是实至名归。
影片中的妮娜在失而复得天鹅女皇这个角色时,在厕所打电话给妈妈,一时间将惊喜、高兴、心酸、安慰、满足、激动等多种情绪表现在脸上,让人惊叹。她将善良拘谨的白天鹅逐渐转变为黑暗妩媚的黑天鹅表演的恰如其分,最后那个黑天鹅一出场的时候,我深深地被她折服,是个男人都会被这样的黑天鹅诱惑的吧。
我不是个好的电影评论者,对于灯光、摄影、音效、剪辑等我说不出好坏来,但我知道这部影片震撼到我了。
影片用了大量的惊悚声音和画面,对于第一次观看的我来说实在是太过吓人。也正因为如此,整部影片从开头到结束都让人绷紧了心弦,若是在电影院看效果可能更佳。
诡异的声音和突然的停顿转身必然是让人产生心头一颤的原因,当然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还在于镜子的暗示作用。对于一个以芭蕾舞为生的人来说到处都是镜子,家里一进门许多的镜子排列在一起,早上日常对着客厅镜子练习,浴室的镜子,练舞房偌大的全身镜以及动车上玻璃窗上反射出的自己等等。
镜子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到一些不该看的东西。当妮娜喝醉后将莉莉带回家时,镜子里其实只能看到妮娜自己,这暗示着妮娜已经出现了幻想;在练舞房转身时看了镜子中的另一个自己暗示妮娜已经开始分裂,镜中的自己是黑天鹅的那个自己;最后在化妆间砸碎镜子,用碎片杀死莉莉时也是自己的幻想。所以,镜子太多实在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较为小众的电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极少数的人会为艺术献身。当将戏带入生活,分不清幻想与现实时,最后毁灭的还是自己。像程蝶衣、妮娜这种可以为了艺术疯魔的人是值我们敬仰的,他们将自己的表演做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可他们的生活却遭到了巨大冲击。所以鄙人认为,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也只能在电影中瞻仰瞻仰高人,然后继续摆弄琐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