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鹅之死黑天鹅娜塔莉mid

天鹅之死《黑天鹅》娜塔莉·波特曼作者:溯遥十年前看《这个杀手不太冷》,印象深刻的是玛婷达哭着对雷昂说:“我爱你。”十几岁的波特曼留着短发,眼神执拗而绝望。她饰演一个爱上中年杀手的问题少女,用童稚未尽的面庞解构着爱情的模样:“不要以为我不懂爱情,我的胃知道,以前它老是痛,现在暖暖的。”少女们的爱情通常不是在急速飞转的生活中轰然倒塌,就是在无力反驳的命运前戛然而止,迅疾、激烈,却无法长久。玛婷达爱雷昂,然而雷昂为了她,死了。这就是命运,猝不及防;也是爱情,来去匆匆。很奇怪,十几岁的波特曼有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意兴阑珊。她的脸就是一部电影,装载着起承转合,这是关于她最早的记忆。多年以后,她出演了《黑天鹅》。一个怯弱、压抑,又追求极致的舞者,最终死于自己的分裂。与12岁时的波特曼不同,已经29岁的她展现在荧幕里的反而是一种柔弱到心碎的形象。好像,这才是少女时期应该有的样子。白色的衣裙、粉色的围巾,惊慌失措的眉眼。在剧中,每一处细微的表情里,波特曼都渗溢出一丝悲伤,仿佛随时会掉下泪来。那一刻,你不由叹服她的演技。有些人生来就是当演员的,12岁的玛婷达29岁的尼娜,她们差异如此之大,可偏偏皆由同一人所造。《黑天鹅》中有一幕,尼娜跑进化妆间,偷走贝丝的口红。她怯生生地坐在镜子前,望着自己的脸却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贝丝代表了一种完美,她想成为甚至超越这种完美。一个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路上,是奋不顾身的。脆弱的尼娜,在追逐的道路中开始扭曲。她渴望成功,又满怀迟疑,常常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团长对尼娜说:“你的舞蹈里缺乏激情,尽管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的完美。”“完美”,这个词贯穿影片始末。直到莉莉的出现,她奔放、美丽,即便是随意的一个眼神都充满了诱惑。尼娜心底艳羡这种美,同时又恐惧这股勃勃的活力会夺走自己得来不易的位置。莉莉是如此与黑天鹅契合,而自己呢?耗尽所有的气力,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都无法进入其中。幻觉逐渐包裹住尼娜,如同一条藤蔓,枝枝叶叶不断延伸、环绕,继而地将一株大树掩盖在重重阴影之下。在酒吧那晚,她嗑药喝酒与男人拥吻,回家后与母亲争执,尔后躺在床上欲望着莉莉。莉莉是那么迷人性感,尼娜沉醉在自己的幻觉中,以为一切都是真实存在。莉莉在引诱自己,也在释放自己。幻觉严重时,尼娜能看到自己的躯干浸染了黑色,伤口里抽出的是黑色的羽毛。这是一场两种人格的对峙。表演那天,尼娜差点错过登台。她声嘶力竭地推开母亲:“我才是天鹅女王,而你永远只能是个跑龙套的。”更像是在对自我宣誓,也是在对母亲长久以来镇压的控诉。最后,尼娜成就了完美,却也死在了舞台上。她在幻觉中用玻璃扎死了自己。《天鹅湖》的结局是,白天鹅失去了恋人,于是选择死亡来结束失去爱情的痛苦。舞台上的尼娜通过死亡来与“完美”完美告别。电影结束时,时光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久远之前,初见12岁时的波特曼,冷酷暴虐的少女在成人世界里奋力搏杀。她的名字叫玛婷达,她说,雷昂你是我的初恋。那刻,脑海中闪过的是《ShapeofMyHeart》。悸花JIHUA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yjjs.com/afhzp/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