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轰炸机到底有多大?把它放在主流战略轰炸机中比就明白了
说起轰6系列轰炸机,想必大家最为熟悉不过了,它是我国空军装备时间最长的武器装备之一,从年批量投产并服役至今,它已经在中国空军中装备51年。同时它也是中国空军装备当中,型号最多的一个之一,它的型号包括轰-6A(仿制组装轰炸机)、轰-6B(电子侦察机)、轰-6C(电子侦察机)、轰-6D、轰-6H、轰-6M、轰-6K、轰6Z和轰6N等众多型号,就像网友们说的那样,再不退役26个字母都快不够用了。
我们都知道,轰6轰炸机最早仿制于苏联的图16轰炸机,于年中国与前苏联签署引进图-16型轰炸机及生产许可的协议,年后开始启动仿制工程,年底首架轰-6试飞成功,年批量生产装备部队。由于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制约和中苏关系等原因,最早的轰6轰炸机性能并不尽人意,航程、载弹量等都不及图16轰炸机,武器种类也有限。为此,在装备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轰6轰炸机就是在不断地改进,这才出现了上述的众多型号。
轰6轰炸机系列家族中,直到轰6K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过去型号的轰6轰炸机航程不足、载弹量不足、武器单一、电子系统和航电系统落后等局面。特别是换装俄罗斯的D-30KP2涡扇发动机后,轰6K的航程被提升到了公里,作战半径在不使用巡航导弹或者反舰导弹等情况下超过公里,载弹量提升到了12吨。如果使用长剑-10空射巡航导弹,打击半径将提高到公里以上,可以对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形成了实质性的威胁,同时它还能携带鹰击83/鹰击62/鹰击12等反舰导弹,具备较强的反舰能力。
外界曾一致认为,轰6K轰炸机将是轰6系列家族的最后一个型号,因为图16的平台改装潜力已经被发挥到了极致,受制于平台的限制,它已经不可能再改装出航程更远和载弹量更高的型号,轰6系列的家族可能会止步于此。不过就目前来看,轰6家族并未停止于轰6K,反而还出现了轰6N,可以实现空中加油的型号,这使得轰6N的航程更远,威慑半径进一步提升,打击半径也得到了提升,航程可能超过公里。
但不可否认的是,就算出现了具备空中加油的轰6N型号,也无法改变它载弹量小,体积小和突防能力弱等特点,还是平台限制的原因,机身体积和尺寸上的限制无法改变,虽然提升了航程,但载弹量已经没有提升空间。不管怎么改还是无法同美国的B1B“枪骑兵”、B2“幽灵”、B52“同温层堡垒”和俄罗斯的图22M“逆火”、图“白天鹅”、图95“熊”等战略轰炸机作比较。
那么轰6K轰炸机同这些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相比,尺寸上的差距会有多大呢?为了做直观的对比,我们找到了一张对比图,对比上述轰炸机的尺寸,看看尺寸上轰6K同它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同时并在下方罗列数据对比。由于轰6K本身就是以图16为平台改装而来,尺寸上我们就一图16为例,其它数据则以公开的为准。
轰6K轰炸机机身长34.80米
翼展33.00米
机高9.85米
机翼面积.65平方米
最大航程公里
作战半径大于公里
最大起飞重量80吨
最大载弹量12吨
最大飞行速度0.8马赫
B1B“枪骑兵”机身长度44.8米
翼展41.76米
机高10.36米
机翼面积.2平方米
最大航程超过公里
作战半径大于公里
最大起飞重量吨
最大载弹量大于45吨
最大飞行速度1.2马赫
图“白天鹅”机身长度54.米
翼展55.70米
机高13.2米
机翼面积平方米
最大航程大于1公里
作战半径大于公里
最大起飞重量吨
最大载弹量大于50吨
最大飞行速度2.05马赫
由于篇幅有限,其它机型的数据我们就不一一例举,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查阅。
从上述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轰6K轰炸机不管是航程、飞行速度、载弹量、机身尺寸都全面弱于B1B“枪骑兵”和图“白天鹅”战略轰炸机。这就是为何我们常常称之为“远程轰炸机”,而非战略轰炸机的原因,因为在同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作比较时,各项参数都达不到战略轰炸机的标准。这也是为何近年来,我国发展下一代轰炸机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原因,作为一个大国,要想拥有强大的威慑能力,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战略轰炸机梯队作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