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天鹅堡的回忆
年6月29日雨
这次我们坐的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LH次航班,是一架大飞机,可坐多号人,座位的排法是ACDEFGHK,一行8个座。洗手间在机舱中部楼下,一连4个,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设计。我和我家那位的机票位子不在一起,经与人协商,两次对调,才总算坐到了一起。
1、呵呵!我要远行啦!(离开南京火车站时所摄)
2、飞行全程图(截自飞机上的显示屏)
3、浦东机场起飞图(截自飞机上的显示屏)
4、飞机从我家上空掠过(截自飞机上的显示屏)
5、飞机将要降落在慕尼黑机场(截自飞机上的显示屏)
这次我们坐的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LH次航班,是一架大飞机,可坐多号人,座位的排法是ACDEFGHK,一行8个座。洗手间在机舱中部楼下,一连4个,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设计。我和我家那位的机票位子不在一起,经与人协商,两次对调,才总算坐到了一起。
从上海到慕尼黑,要飞12个小时,第二天当地时间早上5:35才能抵达。我特别注意了显示屏,这次飞行的路线与我们上次去欧洲有点不太相同,它不是从上海到北京,至内蒙出境,而是先往西北方向开,经西安再一直由北出国。我还惊奇的发现,这回飞机竟然飞越了我家的上空、有文字标注的——南京孝陵卫。呵呵!我遐想开始……
6、飞机停在了慕尼黑机场
7、晨曦中的慕尼黑机场
8、慕尼黑机场宣传新天鹅堡的广告
9、旅客们在井然有序地通关
6月30日早上5点半,飞机按时抵达德国慕尼黑机场。这时慕尼黑天色微熹,正如我出来前做功课所得知的有雨,气温在12度至18度之间。我们纷纷穿起了外套。
在机场出口,我们得知,今天一大早迎接我们的不是《出团通知书》上说的金羿先生,而是一位来临时代班的40多岁的上海籍导游。上车后,他自我介绍,姓张名晔,晔是“中日在一起”的组合。他是同济大学的校友,已是两个儿子的父亲。
张导来德已经20多年了,一直在干导游这个行当。他很热情,也很幽默,尤其碰到我们团里有不少的上海人,他更是京腔沪语轮番双开。从历史到现实,从中国到德国,句句都是说真话说实话。车开没多久,我们就感到张导是个认真而又热情的、是个非常好相处的导游。
10、从慕尼黑到富森的路上
11、新天鹅堡门票及上山车票凭证
视频一:慕尼黑航拍(网上下载)大巴离开慕尼黑机场,一路向南向西,沿着95号高速公路,3个小时到达了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镇富森。因为进入了山区,雨下得越来越大,云雾在山上田间缭绕起来。我一直担心,不要发生前两天网上有人吐槽的:我到了新天鹅堡,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富森这地儿,近来一直有雨,而且还雨势不小。
张导告诉我们,上天鹅堡有三种选择:一步行上去,二坐马车上去,第三坐公交车上去。步行上去时间长人有点累,坐马车和公交车上去省时又省力,不过要自费,还要走一点点的路,这就看大家如何选择了。一番议论之后,全团惊人的一致:乘公交车上去!因为雨么,大家也不在乎1.8欧元的车资了。
张导看我们都坐车了,原先说是在山下售票处等我们的他,责任心来了,他自告奋勇的提出陪我们上去。他还说大家乘车,节约了时间,这样我送大家两个景点:一个美丽的阿尔普湖(Alpsee),一个玛利亚桥。瞧他多会说话呀,大家高兴了鼓起掌来了。
12、玛利亚桥边的文字说明牌
13、以上这两张图都是上海刘大姐发给我的,她希望我们能过去看看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上次去希腊在我们旅行团里结识的一位上海资深驴友刘大姐,也是我在我的博客《无敌爱琴海浪漫在希腊》中提到的那位跑遍30多个国家的、手持ipad,脖子上挂个摄像机、不时地又拍又扫的超级“旅游控”。
原本我们约好,刘大姐是要和我们这次一起来的,因为她要陪在海外留学的女儿回沪度暑假,时间上发生了冲突,她只好先我们一步,也报了途牛的我们这个产品。6月18日就出发了。在刘大姐的旅程中,她几乎每天都给我发回几条信息,或者直接从QQ里与我对话。她告诫和提醒了我很多东西,让我的旅程不要有不该有的遗漏,让我的这次东欧5国之行玩得更开心更纯粹。
当我听到张导要带我们去玛利亚桥,一种感激之情就油然而生。因为刘大姐他们这个团,台湾女导游就没有带他们去,连提都没有提及到这座桥,她只顾自己在山下休憩,和司机聊聊天喝喝咖啡。想到这,对比之下,我更觉我们张导的好。
张导告诉我们,参观新天鹅堡是要预约的,入内不能拍照,这是必须遵守的。进去有中文讲解的,不过是个电子声音器。参观时间1个半小时,有里边的工作人员引领。我们的那一场被安排在中午12:10。
14—17、雨中的阿尔普湖,灰灰蒙蒙,毫无姿色
5、冒雨来到玛利亚桥下得车来,雨正潇潇。我们按照张导的手指,向阿尔普湖走去。
这是一个位于新天鹅堡和旧天鹅堡之间的、周长大约有5公里的高山湖泊。周边森林密布,湖中有一两只天鹅在游弋。因为下雨,湖边没有游客,游船码头空无一人。因为没有太阳,湖水灰绿灰绿的,毫无生气,没有惊艳。我在湖边草草的拍了几张,生拍镜头给淋湿了。
接着我们排队等公交车。10分钟后我们上了车,不一会儿就到站了。后来才知道,这里的公交车上山下山就一辆,10分钟就可以一个来回。下了车,爬了一段山路,来到了刘大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