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噶好,这里是还没完全倒回时差的犬马君。困到爆还坚持码字是因为,明天就是!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来上海演出《天鹅湖》的日子!
口味挑剔,一年要看到好多打天鹅游过的上海观众(包括犬马君),为什么集体对时隔14年回归的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反应这么大呢?
原因都在下面这份观剧科普里了,买好票的小伙伴可以提前预习,没票的?解解眼馋吧......
古典芭蕾的摇篮
时间拨回巴黎歌剧院刚成立的17世纪后半叶,当时法国的君主路易十四(-)出了名的喜欢芭蕾,喜欢到画像上都在展示芭蕾脚。
wikipedia.org
从小每天一节芭蕾课的十四,跳过的C位角色不下20个。“太阳王”的称号就来自他14岁扮演太阳神,在《夜芭蕾》里第一次展示芭蕾爱豆的魅力。
图片我拼的
当时流行的宫廷芭蕾,舞步里串联贵族从小练习的礼仪动作,站姿、走步、举手投足表现出血统的高贵挺拔,是只限上层小圈子的娱乐。这种舞蹈被认为是活力的象征,象征上层社会、甚至国家的活力。
而路易十四这位法国君主,a.k.a知名场面人以及优秀舞蹈家,不满足于跟贵族熟脸关起门自嗨,他想要向更多人展示这股活力。
吕利的歌剧《阿尔塞斯特》在凡尔赛宫演出,带有大量芭蕾舞片段。
wikimedia.org
于是,在年——他决定创办皇家舞蹈学院,就是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前身。
之后被整合为皇家音乐学院,他邀请乔万尼·巴蒂斯塔·吕利、皮埃尔·博尚、莫里哀加入学院的管理和创作天团。
图片我P的
在各路大手的全面撮合下,芭蕾走出宫廷,来到对市民开放的剧院。而后人谈论起芭蕾的出品方——皇家音乐学院,必然会加一句:“古典芭蕾的摇篮”。
王室瞩目的舞团学校
大家在上一part应该注意到了,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最初的形态,不是“歌剧院”,也不是“舞团”,而是年前的一所“学院”。
十四是个聪明人,用舞蹈宣示权威,换来长久的歌舞升平;也用柔软的“培养”获得民心,以及巴黎歌剧院的长青。
毕竟当时市民才开始接触这种艺术形式,比起兴建剧院,培养观众和表演者明显更重要。
巴黎歌剧院里的路易十四雕像
wikipedia.org
路易十四打下巴黎歌剧院“学院→舞台”的培养基础;路易十六在学院内专门设立芭蕾学校;拿破仑三世认可的歌剧院重建图纸里,后台舞蹈房的雕饰并不比贵宾的休息厅朴素。
巴黎歌剧院的舞蹈房
图片我拍的
王室的一系列操作让芭蕾逐渐被认可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首席芭蕾舞者也和首席女高音一样,享有众人追捧的明星待遇。
那些在不同年代留下画像的舞者,从多年的磨练技艺,到惊艳世人的登台,成为跃上冠顶的明珠,都发生在歌剧院的孕育和滋养下。
舞蹈房顶部的芭蕾舞者画像,哪哪儿都在闪光
图片我拍的
这套培养体系被巴黎歌剧院沿用到今日,舞者的甄选脱离贵族掌控,天赋和努力成为唯一的敲门砖。
从芭蕾学校中选拔进入舞者,意味着很多人在登台前就有了多年的协作,更容易形成紧密契合的团队。前人的铺路,辅以时间浸润下的坚持,造就了这支传奇的法兰西芭蕾舞团。
古典美学遇上锐意创新
介绍完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我们说回这次他们带来上海的《天鹅湖》。作为最著名没有之一的芭蕾舞剧(感谢四小天鹅),《芭蕾圣经》如是描述:
“
《天鹅湖》不仅是芭蕾舞者的最爱
也是一切观众的宠儿
……
成功演绎《天鹅湖》
则意味着一夜成名
”
年,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当时的总监鲁道夫·努里耶夫在马里乌斯·彼季帕、列夫·伊万诺夫版《天鹅湖》的基础上,为自家舞团量身打造了新一版的芭蕾舞剧。
年轻时的努里耶夫
wikipedia.org
他在法国古典芭蕾里融入近代艺术和深层的人格分析,给王子增加了细腻的心理戏。同时强调舞者肢体和音乐之间的关联,表演难度又被抬高一级。
这样一版古典又前卫的《天鹅湖》,带来的不只是所有人都知道结局的爱情故事。
?JulienBenhamou/OnP
努里耶夫版《天鹅湖》首次登陆上海,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带来了大约位舞者,保证了群舞编排的复杂恢弘;团内的明星舞者和首席舞者将担纲重要角色,带来高难又唯美的角色刻画。
当然颜值也很重要,给大家分享天鹅和王子的美颜。
明星舞者:
LéonoreBaulac
?JamesBort/OnP
明星舞者:
GermainLouvet
?JamesBort/OnP
舞美设计师艾奇奥·弗里杰里奥从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的画作中汲取灵感,摒弃了鲜亮、辨识度高的布景,使用灯光塑造的体积感线条,把舞台打造成梦境般的空间。
?JulienBenhamou/OnP
当一切变得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