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芭欧洲巡演首日,小天鹅们率先在柏德

01:27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昨日(德国时间11月29日凌晨),上海芭蕾舞团经典版《天鹅湖》欧洲巡演团一行人抵达此次巡演首站——德国柏林。将近20个小时的飞行及转机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直到凌晨1点,大部队最终入住酒店。然而,顾不上倒时差,短暂的休息后就开启了首日工作模式。

德国时间11月29日清早7:00

图说:“小天鹅”迎着朝霞出发,到达柏德博物馆新民晚报特派记者朱渊摄

朝霞方在天边露出金边,抵达柏林不足6小时的上海芭蕾舞团的“小天鹅”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按照上芭前两次欧洲巡演的惯例,演出前拍摄宣传大片必不可少,这是陌生的欧洲观众对“天鹅军团”的第一印象。

图说:柏德博物馆是柏林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新民晚报特派记者朱渊摄

此次,宣传大片选在了德国柏林的伯德博物馆。柏德博物馆(Bodemuseum,也有翻译为博德博物馆)位于博物馆岛蒙必友桥上,是柏林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展出雕塑收藏和拜占庭艺术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钱币收藏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的钱币包括10万枚古希腊币和5万枚罗马币。年入选世界遗产。

德国时间11月29日7:30

图说:穿着突突裙的“小天鹅”仿佛从油画中走出来的,美极了新民晚报特派记者朱渊摄

大巴准时停在柏德博物馆门口,工作人员早早恭候为“小天鹅”开门。没有专用换衣间,管理员临时开放了二楼的商品购买及休息区,让姑娘们换上突突裙和芭蕾舞鞋。60平方米的区域一下涌进48人,显得颇为拥挤,大家三五成群互相帮忙开始换衣服。

时间紧迫,没有人高声交谈或是聊天,48个人梳头、换装、佩戴发饰,大家动作娴熟又迅捷。20分钟后“小天鹅”们已在两侧旋转楼梯列队准备彩排。

德国时间11月29日8:00

图说:“小天鹅”列队练习新民晚报特派记者朱渊摄

“音乐到第四拍要一起往下走,不能快一秒,不能慢一秒。第一排领队要看着对面队伍的速度,下来站定在第三格楼梯。听好音乐,第二拍转身、定格!”虽说是来到完全陌生的非演出场地,上芭团长辛丽丽并不准备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必须一气呵成,必须力臻完美!”

图说:铜像两侧,“小天鹅”努力调整动作新民晚报特派记者朱渊摄

由于大厅中央有座二层楼高铜像,遮挡了两侧的视线,队列“同步”起来并不容易,反复试了三四次,调整了几个芭蕾动作,才达到要求。上上下下松口气。

德国时间11月29日8:30

图说:辛丽丽在指导动作,力臻完美新民晚报特派记者朱渊摄

巴洛克风格的旋转楼梯唯有中间铺设红毯,台阶两端是光滑的大理石,彩排时已有三四个演员险些滑到。

“有没有人带松香?”辛丽丽担心又着急,一边张罗解决地滑问题,一边传授经验:“芭蕾舞演员有三宝,松香、胶带、小剪刀。松香撒在地上可以防滑,小剪刀是为调整舞鞋绷带长短,胶带用作固定。出外演出都要自己带好,虽然舞美队的老师都很仔细周到,但不要总指望别人为你们服务,自己也要养成习惯,这是你们给自己的保护。”

德国时间11月29日9:00

图说:“小天鹅”的拍摄一气呵成新民晚报特派记者朱渊摄

国外摄制组及赶来采访的外媒纷纷就位,宣传大片正式开拍。摄影师要选择不同角度拍摄,前前后后来了四遍,均是一次过,干净利落不拖沓。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大厅内响起掌声。

有外国媒体特地为辛丽丽和主演演员做了2分钟的视频访谈,主持人问:“拥有48只天鹅的经典版,是如今世界舞台版《天鹅湖》中天鹅数量最多的。做到这样整齐划一的优雅步伐,你们练习了多久?来自中国上海的经典版《天鹅湖》,和世界上那么多版本有何不同?”

图说:“小天鹅”合影留念新民晚报特派记者朱渊摄

她这样回答:“我们的‘小天鹅’从八九岁就开始在舞校学习,最优秀的才被选入舞团。我们想要让欧洲观众看到最精致唯美和诗意化的演绎。这是上海芭蕾舞团的风格,也是‘上海出品’的特色。”(新民晚报特派记者朱渊德国柏林今日电)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yjjs.com/afhzp/29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