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黑天鹅事件,彻底搅乱了世界经济的整体秩序。虽然我国复工复产做到了井然有序。反观大洋彼岸的那边,人民仍旧水深火热,生活也是鸡犬不宁。在黑天鹅事件发生之初,对于我们人民来说是停工停产,但是对于世界来说是经济的停摆。毕竟如今的中国已经是世界工业供应链中最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因此供应链去中化的言论甚嚣尘上。但在作者看来难以实现。
中国为什么可以成为世界工厂
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使得企业必须要尊崇供应量管理的两大铁律:核心要素内部化、非核心要素外部化。任何一个工厂企业想掌握全产业的供应量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这就使得供应链全球化密不可分。稍微有一个环节出现差错,整条供应链都会出现问题。
中国在世界供应链体系中如此突出最重要的就是在很多产业链中具备了供应链管理资源的优势。比如说:足够强大的人口红利、完备的基础设施、积极的招商条件以及巨大的消费场景等等。总的来说,中国不仅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占据优势,同时也在成本、效率、资金方面优势更大。
因此正常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企业要从中国将其供应链转移到东南亚或者是日韩风险极大。从大环境来看还没有出现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同时拥有如此之多的优势。并且从成本角度来看,搭建和维护一个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并且重建时间需要至少5年左右,企业的一意孤行将会对自己产生十分严重的坏影响。
世界级风险去中国化不解决问题
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的风险,通过去中国化是绝对不解决任何问题。虽然在黑天鹅事件影响下,供应链集中化的蝴蝶效应会十分的明显。但是由于产业链的全球化格局已经基本落定,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也十分明显。因此,去中化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是基本行不通的。
举例来说,iPhone历年新款都是由中国深圳的富士康进行代工的,由于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导致中国市场停摆因此iPhone出现供应休克问题。如果说苹果公司在越南建设新的代工工厂就真的可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吗?
答案我想是否定的。首先和中国相比越南没有足够的成本、效率、资金等要素去支持苹果公司在越南新厂建设后的陆续动作。其次在大环境糟糕的背景下,越南是否真的有你能力避免受到黑天鹅事件的袭击呢?我想答案毋庸置疑,也是否定的。
事实上,黑天鹅事件的大爆发导致市场经济失灵,供应链管理就应该从市场决定制度转变成行政政策干预制度。中国在黑天鹅事件下的应对措施极反映了行政手段干预的种种好处,对于助力全球的复工复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未来的10年中国的钱最好赚
俗话说“在商言商”,黑天鹅是一时的,但成本是一世的。企业是要赚钱的,资本是要逐利的。在我国投资可以赚块,为什么非要去别的国家赚15块呢?
尽管年特斯拉实现36万辆的交付目标,但全年仍净亏损8.62亿美元。相比美国工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Model3生产线为简化、更具成本效益的版本,生产线生产成本可降低高达65%。据测算,国产版特斯拉Model3相比美版车型生产成本降低20%-28%。——这就是为什么马斯克着急建成投产上海工厂。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部件本地化率为30%左右,计划到年7月提升至70%-80%,年底实现完全国产化替代。这意味着,特斯拉国产化进程将持续加速,随着零部件国产化率、国产车型数量提升,将进一步增强特斯拉盈利能力。这就是中国工业化的力量。
结语
在我看来,全球供应链去中化是不太现实的,但是一些非核心要素且不占用过多的资源成本的供应链将会从中国离开。相信未来我国依旧会是那个世界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