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吉见学习者们在吉见工作室共同观看电影《黑天鹅》,并一起分享观后感。现把大家的观后感分享给大家,跟随成长者们一起来欣赏这部影片吧!
清清的观后感:
此电影主要展现的是妮娜的冲突,通过她黑天鹅和白天鹅的角色冲突,来一层层展现她内心的冲突。
1.和母亲的关系冲突。
外在表现就是乖乖女和内心的叛逆。信念要求她听话,但内心对母亲的强势非常愤怒,已快hold不住了。
2.性冲突。
表面上排斥男性,抗拒老板的诱惑。内心里有被压抑的性需求,梦中的景象就是她内心的需求。
3.和同事关系的冲突。
表面上柔弱、与世无争。内心把有实力的同伴被想像成大恶魔,处处想害她,时时要抢主角。
4.和自己的冲突:
不接纳自己不完美,但实际上有很多不完美。包括背上的伤疤。
所有这些冲突,让她生活不快乐,经常出现幻觉。
最终虽然没有以事业为代价,却让身体付出了代价。
若不及早觉醒,还会继续付出代价。
霞的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感受最深的就是接纳和完美两个词,尼娜接纳白天鹅那样单纯的、纯洁的形象,始终不肯接纳黑天鹅妖娆、诱惑等在她以为坏的部分,她一直想要完美,但做的事情却一直是找自己不接纳不完美的部分,越抗拒力量越大,她有好几次想从妈妈那里获得认同,可是妈妈不懂她,后来她对妈妈也关上了心门,最后她用生命感受到了接纳黑天鹅,接纳自己认为坏的部分,接纳自己不完美的部分,用生命悟出了完美就是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又是一部很好的学习电影,透过它看到自己不接纳自己的一部分,一直在对抗,越对抗生活中看到的都是这部分的内容,接纳自己的不接纳好难,现在只能说看到自己有这部分;第二个触动到我的就是妈妈给孩子买蛋糕庆祝,结果孩子说吃不下的时候,妈妈马上翻脸扔到垃圾箱恐吓孩子,我看到了妈妈的极端,也看到了自己身上也有这部分的呈现。所以我的情绪不稳定,有时候会吓到孩子,孩子才会有一系列的让我们头疼的现象呈现。我还要继续学习,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
王岚的观后感:
妮娜是一位很出色的芭蕾舞舞者,在她母亲的教导下,心里一直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要做天鹅皇后,在真的有机会做皇后的时候,由于她自己的不自信和自卑,担心她的舞友莉莉抢了她的角色,还有她母亲给她的压力,因为她母亲生下她后就终止了舞蹈事业,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由于压力太大,对自己要求也是非常的高,最终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邪恶的黑天鹅了。产生了很多的臆想,还伤害了自己,付出的生命变成她认为的完美的天鹅皇后!看了两遍这个剧,都感受从头到尾都是压抑的很,心疼妮娜也欣赏她的努力和坚持,也心疼她的母亲,在最后她母亲看着舞台上演出的女儿留下的泪,这泪有为女儿的也有为自己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白天鹅和黑天鹅的部分,只是生活中我们很少去觉察和区分这两个角色,希望我们一起跟着邬老师慢慢的探索发现不一样的自己,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自由和落地!
田小妞的观后感:
人性原本就拥有两面性:善与恶,爱与恨,纯洁与诱惑!如果过分压抑不接纳的部分,只展露想展露的部分,无益于人性的完整与健康的人格!
昨天工作室观影《黑天鹅》,这是第二次看该影片,这次看更清晰看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和影响,以及人性的压抑及释放!
女主Mina是一位舞者,接了《天鹅湖》的“天鹅皇后”角色后要分饰“纯洁的白天鹅”与“野性诱惑的黑天鹅”两个角色。Mina是一位优秀舞者,但她的“优秀”一直仅在于她对舞蹈技巧、动作的精准到位上,而她的舞蹈里很难看到感情的释放!可以说她的作品“很美很标准但没有灵魂”。这样一位循规蹈矩的女孩儿,饰演“纯洁的白天鹅”绰绰有余,但对于“野性诱惑的黑天鹅”的角色Mina始终无法演出其灵魂。
再看Mina的成长环境。在单亲家庭长大,Mina的妈妈早期因为“潜规则”之类的原因怀孕,之后放弃事业专心生、养女儿长大。Mina妈妈非常压抑、强势、控制、保护欲过剩,为女儿包办了所有。
过分被监视、被控制、被压抑,Mina外表上是乖巧、纯洁、粉嫩的乖女孩,但人性中原本就有的“自我掌控”、“自我空间”、“性欲”、“释放和绽放自己”也在不断地呐喊、蠢蠢欲动。Mina在家里唯一的隐私空间就是卫生间。每次进卫生间都把门牢牢锁死,因竞争压力大而无意识地不断抓伤自己的背、指甲弄出血。有了这些呐喊与蠢蠢欲动,为后面我们女主绽放奠定基础。
Mina同事Lily是一位野性、随性、自由的女孩儿,是Mina潜意识想成为但一直缺少的“黑天鹅”的部分。所以Mina逐渐被Lily吸引,并在Mina的幻觉中,将Lily幻想为性对象、竞争对象。在不断的内在冲突、对妈妈控制、自我障碍的反抗挣脱中,释放出内在压抑已久的天性,活出人性完整的部分!也成就了艺术上的完美震撼成功!
所以,整个一部电影,《天鹅湖》“黑天鹅”角色的努力塑造帮助了女主达成人性的完整,人性的完整结合也演绎成就了Mina的事业!双成就!
美晴的观后感
看了两遍这部电影,影片Nina的母亲在28岁生下她并被迫从芭蕾剧团退役,努力抚养nina把子她培养成为一流的芭蕾舞者。在母亲的眼中nina只有取得演天鹅湖公主的资格才能证明nina成功。妈妈限制nina的吃食,外出的时间,指甲的长度,人际交往等等。Nina也遵从母亲的意愿,承担了母亲寄托在自己身上的的梦想,因而也一直想成为新的天鹅湖公主,Nina一直生活在妈妈的限制下生活,成为了乖乖的白天鹅公主的首选。但Nina其实内心世界也有黑天鹅的那一部份,只是被妈妈的限制下长期压抑下来,积聚在内心,导致了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后在通过总监Thomast和同事Lily的启发知激发之下让她完全释放自己病态跟激情。她承受了流血的惨痛完成了整个表演,完美展现的黑白两只天鹅独特的天性。
看完电影觉察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母亲自小要带弟弟妹妹,生活条件不容许,所以没有念书,使得在她过去的人生当中碰到很多挫折和磨难,甚至有的时候在她的朋友面前会感到卑微。母亲不愿意孩子的我不再承受她所承受过的一切。于是对我教育非常的严苛,有时候更变本加厉的要求我去做她认知为标准的孩子。母亲的爱没有错,她爱孩子希望她的孩子都可以幸福,做为孩子的我同样爱母亲,言听计从成为她心目中的乖孩子。可在我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有那一部份的反叛一直被压抑着,没有被发泄掉。
成家以后以为找到了安全空间把这部分压抑全部发泄在老公和孩子身上,孩子力量比我强大不被我左右成为了她自己,而老公爱我且成了替罪羊。写到这里我真的是特别感恩我老公他承载了我,更感恩邬老师引领慢慢的学会了去看懂这本电影,才会通过电影去反观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的更有质量。坚信自己生活越来越精彩!
小老虎的观后感:
昨天晚上和吉见小伙伴一起观看了《黑天鹅》,记得我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时只感受到压抑、惊悚,再次观看让我有了很深的触动,如果一个家庭给孩子创造的氛围是压抑、被控制、紧张、焦虑…这会给孩子的一生抹上摆脱不了的黑色。
主人公nina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一直以来nina是个乖乖女,她听从母亲的督促,从小艰苦地练习芭蕾舞,舞团选nina为众人瞩目的新天鹅皇后,舞蹈除了要nina表现出白天鹅善良、纯洁的特点,还要表现黑天鹅嫉妒、邪恶的特点。于是nina感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母亲的期待与控制、总监的不满与挑逗、自己要求完美的焦虑、对前天鹅皇后的内疚与恐惧、对也想成为新天鹅皇后的莉莉的羡慕和排斥,这种种压力让nina患上了分裂症…
在看片子时,我想起邬老师课堂上经常讲到:人一生要面对各种压力,这许多压力能促进一个人成长也能把一个人压垮,孩子能承受他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压力,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将压在孩子身上那只手拿开。
片子中nina母亲强势和掌控。她随意进入女儿的房间,随意脱掉女儿的衣服检查身体。女儿不想吃蛋糕,她立马翻脸要将蛋糕扔到垃圾桶,直到女儿道歉才变脸。女儿因为焦虑不知不觉把背抓伤,母亲勃然大怒使劲剪伤女儿指甲,母亲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看不到女儿真正的需要。
nina母亲内心对女儿否认、不信任,看待女儿背上的伤她说:我以为你已经戒掉这个恶心的习惯了。邬老师说过自己越对抗的事就会越持续,母亲的批评指责只会让女儿更加改不了这个习惯。母亲会说:要不是我带你去每一堂舞蹈课,你就不会有现在。母亲看不到女儿取得成就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女儿内心的愤怒、担心、焦虑、恐惧母亲视而不见。女儿想把母亲堵在门外,想逃离这个家。
母亲把所有希望都放在nina身上,把nina的人生看成是自己人生的延续,相信母亲从小到大说过无数次:我为了生下你放弃了我的事业。这像一个紧箍咒一样限制了nina,母亲所有的画都在画nina,这些都给了她巨大的压力,nina承担着母亲的快乐,她中规中矩地努力让自己完美,她压抑着自己的快乐、愤怒、性。她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表演出黑天鹅那种自我张扬的个性,她偷走老天鹅皇后的各种东西,只是希望自己可以能成为她的样子。铺天盖地的负面情绪将nina压垮了。
我在想如果nina母亲能努力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能将精力放在塑造自己的人生,能每天乐呵呵地没心没肺地和女儿开开玩笑,能在女儿低落时理解女儿的不容易,能在女儿面对压力时默默陪着女儿,能和女儿随意聊聊女儿中意的男孩子,能在女儿焦虑烦躁时淡定从容,能在女儿辛苦了一天的时候创造一个温暖温馨的家,如果这样nina就不会得精神分裂。家的温暖是每个孩子的底气,在外面受了再多的伤只要回到家中,孩子就会慢慢恢复,重新鼓足勇气继续面对外面的世界,相信我们在吉见不断学习的小伙伴终将能成为这样的父母,持续学习、持续努力吧!
利亚的观后感:
电影主角尼娜自幼学习芭蕾舞,技艺超众。她自以为可以胜任天鹅舞的领舞。却不想总监托马斯说她只是白天鹅的不二人选,却不能演绎黑天鹅的精髓。一开始得到天鹅舞领舞这个角色就困难重重,得到角色之后还一直不被总监认可,又发现同事对这个角色的虎视眈眈,还要在母亲面前做乖乖女,使得尼娜很紧张,压力非常大。为了能演好黑天鹅,尼娜尝试着各种突破,抽烟,喝酒,去夜店,顶撞母亲,自#慰,种种的行为把尼娜挤压在心底的反抗,压抑,愤怒,暴力都一下子爆发出来,出现了幻听幻觉,直至最后伤害自己。
邬老师课堂上经常说要慢慢来,要对自己温柔,慈悲,转变太快对自己很残忍,这几句话在昨晚第二次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有了深深的理解。
这个片子有一个人物我比较欣赏,那就是总监托马斯,觉得他是一个善于识人的人。当尼娜找他说觉得自己可以胜任这个角色的时候,托马斯用一吻来考验她,结果被咬了一口,通过这个托马斯觉得尼娜有演黑天鹅的潜质,决定启用她。随后在排练中发现尼娜不能发挥她的潜质,就不断的运用各种语言和行为激励和刺激她。当最后因为尼娜迟到而将换丽丽为女主角时,因为尼娜的一句"你正式宣布了吗?我来了,我来演",从中看到了尼娜的内心力量,最终说了一句"你的本性障碍了你,赶走他做你自己‘’。我想此刻托马斯是完全信任的把舞台交给了尼娜!
学习前只是看到电影情节,随着学习成长的深入,看电影也成为一次学习与成长自己的机会!和我们一起,探索自己,提升自己,找回内在“白天鹅”与“黑天鹅”吧!
爱之正见——亲子关系工作坊(8月15-18日)
《爱之正见——团体成长班》接受报名(8月6日开班)
爱之正见——情绪觉察整合工作坊(10月3-6日)
“万家灯火”公益:《爱之正见——最美夕阳班》(8月6日开班)
更多好文阅读及课程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