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ldquo三观不正rdquo

千寻麻麻

不是虎妈,也拒绝佛系

搞定学龄前娃的性格、习惯和能力培养,我喜欢用策略。如果你和我一样,希望孩子有才、有趣,就一起加油吧!

1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吐槽《海的女儿》。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童话里的经典,讲的是一个小美人鱼浮上水面时,被英俊的王子深深吸引。

为了让王子爱上自己,获得不灭的灵魂,小美人鱼付出了黄金般的声音,甘愿承受长尾变成双腿的疼痛。

可王子最后还是爱上了异国的公主,命运的阴差阳错让人无奈,谋爱失败的小美人鱼即将变成泡沫。

小美人鱼的姐姐们递给她匕首,只要杀掉王子,生活就能恢复原状。但小美人鱼没有这么做,她选择让自己化为飞扬的泡沫。

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我小时候就读过,后来又把它讲给千寻听,千寻也很喜欢,反复听了好几遍。

但那位吐槽的妈妈说:

《海的女儿》价值观有问题。就为了一个只看过一眼的男人,不惜离开家人、变成哑巴,还受尽“直立行走如刀割”的痛苦,有必要吗?这样的价值引导,只会让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形成不健康的择偶观,甚至误导终生!

这位妈妈的观点,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争议,有支持方,也有反对方。

支持方认为:

这种“三观不正”的童话,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心理诱导。所以说,大人一定要把好关,选择合适孩子的童书。

反对方认为:

一个童话,影响孩子的择偶观,未免也太杞人忧天了。

说不定,孩子看到的,不是悲惨,而是小美人鱼的善良和美好呢。能不能别用成年人的经验,帮孩子做判断啊。

两方观点,你会站哪方呢?

2

咱们先来看看支持方的观点。

总结起来,有两条:

1.有的童话“三观不正”,会对孩子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适合孩子阅读。

2.这些不适合阅读的童书,就不要给孩子读了。

初看好像没有错,父母有责任在孩子小的时候引导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但仔细想想,这种思维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了。

观点都是个人的。

ThereareathousandHamletsinathousandpeopleseyes.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没法用自己的观点来帮孩子做决定。

就拿《海的女儿》来说吧,有人看到的是为爱牺牲的不值得,有人看到的,是小美人鱼的善良和纯真。

吐槽妈妈根据自己从现实中获得的经验(女性在婚姻中受伤的新闻、时代的变化等),提出了观点:

姑娘,没有任何人,值得让你付出生命!

这观点没有错,可孩子还有孩子的看法。

比如,我问千寻,她的看法是:“可以让王子变成人鱼啊,和海的女儿一起在海里玩,多开心!”

再给大家讲个真实的例子。

千寻四岁左右的时候,特别喜欢看芭比系列的书,尤其喜欢一本叫《芭比之红舞鞋》的书。

讲的时候,我也觉得不太对劲。

故事里,女孩克莉丝汀不顾别人感受,按自己的方式任性舞蹈,只因拥有了一双有魔法的红舞鞋,就轻而易举梦想成真,成为著名的芭蕾舞演员。

这样的三观,对孩子好吗?

她会不会觉得,成功不是源自努力,而是魔法?

我小心试探千寻的感受,却发现,小丫头根本没想那么多,她只是单纯觉得红舞鞋很美,天鹅湖的舞蹈很美,跟我说:“妈妈,我长大后也要当个芭蕾舞演员。”

孩子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yjjs.com/afhzp/15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