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的祖先?
五年前(年),一种长着尖刺、表皮皱巴巴,仿佛张着血盆大口的动物,以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登上了《自然》封面。而更有冲击力的,则是这张封面背后的故事。
当时的一项研究认为,这种名为“皱囊虫”(Saccorhytus)的微体生物是最原始的后口动物。
由于后口动物包含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头索动物、尾索动物以及最关键的脊椎动物,因此这些来自5.35亿年前寒武纪的动物也被认为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皱囊虫是什么
皱囊虫是毫米大小的两侧对称动物,具有囊形的身体和末端的开口,围绕口发育了辐射状皱褶,辐射对称排列的具刺突起。
目前,已知最早的蜕皮动物化石出现在寒武纪时期,但都是环神经动物,皱囊虫为已知的最早的蜕皮动物增添了全新类型。
皱囊虫身体两侧对称排列了具刺骨板,反口面有大量小刺。曾被解释为“鳃孔”的结构,很可能是封闭的具刺骨板在化石化过程中磨损形成的孔状结构。
皱囊虫的一些关键特征,比如发育表皮又叫角质层、上皮不具纤毛、末端的口和环口的辐射对称排列的结构,表明它和蜕皮动物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因此,目前的研究表明皱囊虫可能是蜕皮动物。
什么是蜕皮动物
蜕皮动物是原口动物的一个分支,它包括环神经动物和泛节肢动物。环神经动物主要有鳃虫,动吻虫,蛔虫,马线虫等。泛节肢动物主要有天鹅绒虫,水熊虫,三叶虫,蜘蛛,昆虫,蜈蚣,虾,蟹等。
不过,现在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可以证明皱囊虫处于蜕皮动物的那一阶段,一般的观点认为,它可能是环神经动物的祖先类型、泛节肢动物的祖先类型或蜕皮动物的祖先类型。
皱囊虫生活在什么时代
皱囊虫大约生活于5.35亿年前的寒武系时代,也就是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的最早时期。在这一时期之前为隐生宙,是地球的混沌时期。
可以说皱囊虫属于地球上十分原始的一种生命体,称之为上古神兽也不为过。
蜕皮动物是指所有会产生蜕皮现象动物的总称,是一大类原口动物,包括节肢动物、线虫、蠕虫、果蝇等。
皱囊虫的最新研究
年8月17日,一篇关于皱囊虫的最新研究发表在了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并引起了轰动。这项研究一出,最原始后口动物的搜索或许要另辟道路了。
科研人员通过对陕南约5.35亿年前的微体化石“皱囊虫”的深入研究,对其亲缘关系和演化意义给予了全新解读,为蜕皮动物体构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长安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共同完成。
研究皱囊虫的意义
皱囊虫在蜕皮动物内部的系统位置尚未解决,它可能是环神经动物的祖先类型、泛节肢动物的祖先类型或蜕皮动物的祖先类型。
这些研究结果适用于大部分的无脊椎动物,可以通过这些研究结果来推断较简单的祖先动物的代谢过程。同时,这些数据表明,现存的模式蜕皮动物的一些简单特征是祖先复杂结构发生二次简化的结果。
不过,从上面的介绍以及其复原图,不难看出,咱位这位最早的“祖先”真的是“有口无肛”。不过长相确实是挺“可爱”的!
#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