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取杯赛洪园至成洪山一小教师参加区

白癜风会遗传吗 http://m.39.net/pf/a_6172524.html
教师简介孙蕊

孙蕊,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小学音乐二级教师,担任音乐教学工作及校汉剧社团辅导老师。爱钻研,好创新的她和学生一起在音乐的世界里遨游,善于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立足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本,学为中心。

教学主张:“情知互动,寓教寓乐"

年湖北省第三届“长江钢琴杯”青少年钢琴比赛荣获“二等奖”;

年武汉市洪山区音乐教师基本功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年洪山区第十五届“进取杯”优质课比赛“二等奖”

年指导学生参加武汉市洪山区“红五月”比赛舞蹈《我们是小学生啦》荣获“三等奖”

年武汉市洪山区音乐教师基本功荣获“二等奖”

年、年指导学生参加武汉市洪山区音乐艺术小人才比赛,学生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2人次。

参赛课例

◇◆精进善导成己达人◆◇

洪山区第一小学至达课堂导学案

课题

《那不勒斯舞曲》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欣赏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在本单元教材中,呈现了多首歌曲及欣赏的教学内容,涉及多种风格的音乐,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那不勒斯舞曲》是一节欣赏课,乐曲选自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以小号为主奏乐器。乐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三个各不相同的乐段组成。在乐队前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出现了由小号以小快板速度演奏的活泼而轻快的第一乐段,第二乐段的节奏及音调与第一乐段相近,第三乐段速度由慢而快,热烈奔放。第二部分,乐队以合奏的形式演奏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风格的音乐,速度急促,将全曲推向高潮而结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培养学生高雅的音乐生活情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辨、声势律动、乐器伴奏、画旋律线等教学形式,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

知识与技能:体会《那不勒斯舞曲》在情绪、速度和力度上的特点,分辨二部曲式的音乐结构。

教学重点

聆听A段音乐,对比A段A1、A2、A3三个部分在情绪、速度、力度上的异同点,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难点:区分、记忆不同的音乐主题,掌握曲式结构。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钢琴铃鼓飘带小号

教与学

课前

导学

一、导入

1.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去参加盛大的舞会,教师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2.通过舞蹈的背景音乐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新课教学,初步感受乐曲

1.初次欣赏全曲,感受音乐的情绪。

2.引导学生想象音乐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舞会。

3.出示课题《那不勒斯舞曲》。

三、通过微课深入了解乐曲

1.作者

2.体裁

3.音乐场景

4.《那不勒斯舞曲》别名

四、分段欣赏

(一)出示全曲曲式

引子+A(A1A2A3)+B

(二)分段欣赏

1.聆听引子,感受引子部分的音乐情绪。

2.完整欣赏A乐段,引导学生听辨主奏乐器(小号)。

3.认识小号

4.欣赏A1(引导学生用声势舞蹈呈现A1)

(1)聆听A1,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教具上面寻找正确答案并贴在黑板上。

(2)教师范唱曲谱,引导学生寻找曲谱上面的音乐小知识(“”重音记号)并用声势表现

(3)学生随着琴声用“LA”哼唱旋律

(4)出示旋律线,引导学生寻找旋律行进的特点

(5)学生随着琴声用“LA”哼唱旋律并加入声势(6)通过音乐特点联想画面(芭蕾舞动作)

(7)用声势完整演绎A1

5.欣赏A2(引导学生用乐器呈现A2)

(1)聆听A2情绪、速度、力度并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教具上面寻找正确答案并贴在黑板上。

找出与A1相同之处(重音记号)

(2)引导学生跟琴用“LA”哼唱旋律感受重音记号

(3)用乐器表现重音记号(铃鼓)

6.欣赏A3(引导学生借助道具律动呈现A3)

(1)感受音乐情绪、速度、力度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样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教具上寻找答案并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借助飘带表现A3部分的旋律线。

7.完整欣赏A段,根据图谱学生分组表现乐曲

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用声势舞蹈(A1)、乐器(A2)、律动(A3)展示乐曲A段的三个部分

8.欣赏B段

感受B段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后

延学

五、拓展延伸(师生合作)

教师弹奏钢琴版《那不勒斯舞曲》

学生分为声势舞蹈组(A1)乐器组(A2)、律动组(A3)

六、课堂小结

课例点评乐学、乐享,乐音致远音乐组叶瑶婷

洪山区小学第十七届“进取杯”音乐优质课比赛终于落下帷幕,这次比赛我荣幸的成为了孙蕊老师的辅导老师,一路走来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接下来通过我们的集智备课、磨课、到最后比赛的课堂生成总结一下孙蕊老师这节课的几大亮点。

一、改以往欣赏教学中单一的听赏为多种方式去感悟   在本课的教学中,孙蕊老师穿上漂亮的芭蕾舞服装,配上那不勒斯舞曲的音乐翩翩起舞开课,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带领同学们置身于一场盛大的舞会。

二、变“给”为“要”   在介绍那不勒斯舞曲时,孙蕊老师打破以往强硬灌输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满足学生所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出想知道的知识,并从微课视频中寻找答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那不勒斯舞曲》的讲授中,孙蕊老师打破了知识灌输的方式,让学生向老师提问:①《那不勒斯舞曲》的创作背景?②《那不勒斯舞曲》的作曲家是谁?③《那不勒斯舞曲》的体裁是什么?因为这是他们想要的,所以他们听的认真、学的用心。

三、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新课标理念,孙蕊老师建立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学习模式,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在授课过程中孙蕊老师注重观察学生,找到小组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带领同学们表演。因此,他们学的非常认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充分地给调动起来了。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学生的知识来源不仅仅是从课内,课外的获取也极为重要。针对本课,孙蕊老师将舞会贯穿到整节音乐课,把所有学生分成了三大组:有跳舞的小淑女们、伴奏的小绅士们还有热情的观众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孙蕊老师还渗透了西方宫廷礼仪知识,同学们即学习到了课内知识又拓展了课外知识。

“态度决定成败,细节铸就成功,创新意味辉煌。”这三句话,是我们教育者应该牢记的。对音乐教师来说,孙蕊老师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已体现出孙蕊老师的不懈努力和扎实的音乐基本功。相信她今后会更出色。音乐组也会继续不忘初心,积极教研,在通向至达课堂的道路上努力奋斗着......

审核: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段敏

整理编辑:段敏

图片素材:孙蕊

发布:李春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yjjs.com/afhgx/4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