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系分层分类教学活动芭蕾评论写作

白癜风专家哪里最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22/5951582.html

芭蕾舞系芭蕾评论小组

写在之前

年至今,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在师哥师姐的带动下,我们每学期都至少提交3份观看各类芭蕾演出、芭蕾展览等的感想、评论相关的文章。一方面提高同学们对芭蕾作品的理解力,增强芭蕾技术的比较和欣赏能力,同时也提高同学们芭蕾评论、芭蕾文献阅读和综述能力等。这个传统延续至今已有十年之久。现在的师哥师姐们不仅在舞台上发光发热,还为我们留下宝贵的对芭蕾作品的随感随想和对相关文献的介绍。通过这项长期的课外教学安排,我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听说读写共同发展,通识教育与人文传统并进,全面提升我们的能力。

年-年

-年

-年

芭蕾舞系老师在本学期为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江东研究员为我们开展了芭蕾评论教学小组的活动。看着这些师哥师姐们的文章资料,我们也要加倍努力了!

年5月21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江东研究员在我院文化课教室,为芭蕾舞系师生主讲《芭蕾评论写作》。芭蕾舞系主任邹之瑞、系书记关於及全系三个年级约80多名师生参加了这次大师课。

江老师从多个角度开拓学生的写作视野,帮助学生们认识到日常积累、规范写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江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提出,丰富的人生阅历对艺术生涯发展非常重要,并用刘凤学老师和“唐乐舞”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艺术与学术并重,才是经得起推敲的真正的艺术;他还指出,能让艺术走得更好、更远的是文化的积累。江老师提醒同学们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专业地解释了舞蹈评论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芭蕾评论的分类及写作目的,例举了preview(预评)和review(评论)的区别;细致讲解了芭蕾评论写作四要素,舞蹈评论的意义与评论人的责任和评论的传播,并给同学们提出写作练习的建议。

江老师指出,如何评判一个作品优秀与否,要看这个作品是不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能够世代流传的好作品一定兼具艺术性与核心精神的表达,例如:在世界和平大会上戴爱莲先生编创的作品《荷花舞》、中国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以及芭蕾舞系的保留剧目现代芭蕾作品《黄河赋》等。

芭蕾评论的特点是要兼顾艺术评论的共同性和芭蕾评论的特殊性。江老师在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芭蕾的诞生和发展的同时,也提到了芭蕾舞作品的专业性以及当今舞蹈作品创作题材的多样性。

通过这次大师课,江老师从芭蕾评论写作的角度为同学们剖析艺术发展的核心,强调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对当代芭蕾艺术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学们肩负着新时代芭蕾艺术发展的重任,所以一定要重视芭蕾舞蹈理论的学习和积累,学会更深层的分析芭蕾舞蹈作品及其立意,在创作时能够拿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江老师表示对同学们寄予深切的希望。

江东老师对芭蕾舞系分类教学中芭蕾评论方向寄予厚望。他谈到,很多同学从小一边跳芭蕾一边在考虑将来的转型问题。怎么转型?转型到理论?转型到编导?其实这些方向的艺术高度,都需要我们更多的学生去为之努力、不断进军。同学们如果在芭蕾评论方面达到很高的艺术高度,真要有这么一天的话,芭蕾舞的创作水平一定会提高。因为你们熟悉这种语言,你们懂这种语言,这样就不会隔靴搔痒。所以如果你们的思想、历练足够高,能够成为编导的话,那一天一定会让我们看到中国芭蕾舞在创作上的进步和提高。

江东老师讲到,一个评论和一个被评论对象进行对话时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它其实是赏析、评论和写作的关系,进一步说,也是认识、思考和表达的关系。第一步要对芭蕾舞作品进行赏析。比如今天晚上看中央芭蕾舞团《敦煌》,我们首先进行赏析;第二步评论,然后进行写作。要认识它、然后思考它,然后表达出来。这个写作的过程跟你跳舞是一样的。

我们在赏析的时候,不是一看就看完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考,形成对这个芭蕾舞作品的判断。因此在赏析、评论、写作这样一个过程,历练我们大脑的是认识、思考和表达能力。对应的步骤,第一步,进行芭蕾的赏判,赏析和判断;第二步,进行理性的评析;第三步,进行评论写作。这三个步骤完成才可以把芭蕾评论放到进行时之中。

一篇好的文章,一般是凤头、猪肚、豹尾。其实舞蹈也是一样,头像凤凰的头一样,凤凰的头高贵、漂亮;猪的肚子大杂烩,没有一个浪费的东西,都好吃;豹尾,大家看过豹子的尾巴吗?一根粗粗的尾巴,一闪像一根鞭子一样,点到就回来,非常犀利、准确。

一篇好的舞蹈评论文章跟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也是一样的,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在我们写作过程中间大概有四个要素需要了解。

1

立意

我们看一部芭蕾舞作品,我们从这部芭蕾舞作品中提炼什么立意?比如《天鹅湖》是善与恶的搏斗,这个恶被制服之后,善良被救赎起来。从一部作品中提炼它的立意非常重要。

2

结构

结构很重要,一篇文章怎么安排结构?起承转合。写论文也是这样的,如何递进?如何用逻辑的方式、树状的方式展开,一棵大树根扎得很深,这棵树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每个枝杈是小问题,最终解决大问题。这是树状的结构。论文讲究这样的结构。而评论和论文不是一回事,论文不太讲究华美的辞藻,语言注重程度没那么高,更重要的是你把问题解决了。你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这是论文。评论不一样,评论还是讲究文字的功夫。

3

行文

讲究就是文字功夫。功夫怎么样?功夫是怎么来的?就是大量阅读和大量写作之后形成的。

4

文风

要考虑,今天文风比较多元化。有些文风出现与被评判者非常对立的关系。有的文章用的语言比较激烈、比较犀利,很难让被评论对象接受。

我们希望还是能用与人为善的评论方法。我们最终要解决问题。提出的问题如果别人不接受,说了不是等于白说吗?写文章更多要看到编导进步的一面,肯定他们好的一面。我们有时经常会碰到一些稍微成熟的一些编导,他们曾经说,老师你知道吗?就是多少年前,你表扬我一句话,就让我坚持到了今天。有时你会发现,评论者的确肩负着这样的责任,就是社会的责任。

我们在写作时还要注意几个要素,从立意到结构到文风到行文是相辅相成的,在我们写作过程时要有一个贯穿。

对于舞蹈评论者还有一些要求。从职责到素质再到情怀,我们希望做舞蹈评论或者做芭蕾评论的人,能够做到这些要求。

首先职责是什么呢?

坚持正确导向,富有社会责任心,遵循职业操守,这可能是对我们做舞蹈评论思想上的要求;

作为一个评论者你要有什么样的素质呢?

要敏感,要非常敏锐,同时又要学会变通。这是很难的,这等于一个人的情商。要有情商,还要比较全面、比较综合、比较准确。不准确就麻烦了,本来编导没这样,非得让你说歪了、说偏了,人家说根本不是这么编的。要能够达到准确是非常难的。

因此对于我们的素质要求是有很好的艺术判断力和文字能力。在艺术判断之外文字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文字能力怎么来?告诉你方法,每天坚持写点日记,每天坚持,无论有多累,上床了,拿出一刻钟、二十分钟,每天写一点,积少成多,你的文字能力一定会慢慢好起来。别不相信我,不妨试一试,坚持一个月看看。从我做起,今天晚上坚持一下看看,肯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从评论的角度,既要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又要直抒胸臆,与人为善。对问题研究我们能扎进去,扎到旁人到不了的地方,同时我们是为人家好。对评论者有这样的要求。

江东老师的大师课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课上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大师课结束前,芭蕾舞系主任邹之瑞为江东老师颁发芭蕾舞系“芭蕾评论”教学方向客座教授证书。同学们纷纷表示十分期待江东老师的下一次讲授!

阅读延伸

我们将一些往年师哥师姐的作品介绍在这里,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文献丰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对照江东老师的专业讲座,相信同学们会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感想。

(点击文章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阅读以下文章)

《夜莺与玫瑰》观后感

《生命不息》观后感

《浮生》观后感

《十舞》观后感

《青衣》观后感

《大地的咏叹与起舞》观后感

《黄道婆》观后感

《芭蕾创意工作坊》观后感

《伯牙绝弦》观后感

《三更·雨》观后感

《红色吉赛尔》观后感

《花木兰》观后感

《芭蕾精品晚会》观后感

《奥涅金》观后感

准确、艺术和高水平地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正如跳舞一样,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在舞台上绽放光彩。我们也要向师哥师姐们学习,在文化理论方面补充能量,我们深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舞蹈艺术接班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END?

芭蕾舞系级秦琪

摄影

芭蕾舞系级李旭伟

点“阅读原文”了解往年学生的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yjjs.com/afhgx/2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