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北京,刚拆迁完入住了回迁房,两套,但应该建委查不到,怎么能确认一下?大概今年下半年能有一笔资金到账,约万,其他的留作税费和装修。希望是买投资房,确保保值增值。
老公是希望买两套,把贷款用到最大化,看了东城永外学区,万只能买在安定西里,但为什么价格和旁边的差这么多,有什么硬伤吗?我是希望买一套改善的,看了中海城的两居室,价钱合适的朝向都不太好,您有什么推荐的吗?
A:
1、拿着身份证去六里桥西南的房产大厅就能查资格。
2、我没什么推荐的,建议先搞清楚买房的最基本常识吧。
首先定安西里没什么硬伤,但这儿不是东城的,属于丰台区。定安里才是东城区的学区房,之所以两个挨着的小区价格差这么多,那就是因为学区溢价。
其次,你们的预算有问题,太理想化了。理论上首付能做到35%,也就是万多点儿能买万的房。但在现实中根本做不到,能买多点儿的就不错了。所以这万在市区买两套不现实,尤其是投资类的,一套顶头儿了,最多也就是万多点儿。
中海城的两居室,估计都得在万以上,6/万才是正常价。所以这用万买改善房的方案也够呛,至少在中海城买不到。真要是改善还是看看郊区吧,四环内是不太可能的。
3、没什么建议,先找个中介给算算账吧,弄清预算再考虑怎么买房,别轻易交定金,交了就要不回来了。也甭考虑学区房了,风险大,也买不到合适的。
仅供参考。
Q:
东晓市街的楼房老破小有投资价值吗?能跟得上大盘吗?投资非自住,手头的钱再借一点刚够得上首付,现在还没孩子,想着七八年以后要是想换学区房,先买一套起码不跑输大盘。这套房子优点:价格低,单价低,东城学籍。缺点:顶楼,没燃气,电取暖,学区不算好学区,楼龄74年,单独一栋楼,周围是平房。
A:
1、不太建议。有可能跟上大盘,也有可能超出,但概率不太高。毕竟这是纯粹的学区占坑儿房,绝大部分溢价都要依赖于政策,还有就是学生数量的供需关系。
但政策是无法预测的,利空的可能性大,而供需关系是肯定的没有利好。那这就是纯赌了,风险和收益未必对等。赢了也就是跟上,很难说超出,输了还就是输了,自认倒霉。同时期还得承受着租金低的现状,图什么呢?
我一般是不建议炒房的,尤其不建议炒学区房。所有这种溢价高的投资品,都是最早进入的发大财,越晚进入的风险越大。现在这两年谁都知道是最高峰期到来了,这会儿往里冲,风险较大。
2、这看自己的判断吧,我只是提供几个角度而已。反正去年连国务院都发话要打压学区房的炒作了,很难说北京教委敢和中央对着干。把学区房价格炒高未必算政绩,弄不好还得下岗呢,看他们是否支持炒房客了。捧红和打压对他们来说都很容易,就看什么时期用什么办法了。
从现在到年都是高峰期,明年最高峰,京籍入学儿童17万以上。但年后就开始减少,年跌到10万左右,和十年前一个数量。而这些年为了应对高峰期,各区可都增加了不少学位和教师,未必会随着入学儿童减少而辞退,新建的学校也不一定都给拆了。到时候的学位是否还紧张,那就看教委的安排了。
这两年买房的基本都是高峰期入学的家长,所以炒高了溢价。那他们在用完学位后,是否还会留着房子就看自己的判断了。如果都一辈子不卖给孙子留着,那就有可能还是涨,至少不跌。但如果有些家长愿意卖了改善,就看到时候的供需关系吧。
3、天永学区一直这样儿,成绩不算突出。这也算好事儿,肯定没有下降的空间,就看怎么提升了。如果提到优质学区的水平,那对天永就是利好,有可能对冲掉不利因素,也就维持住溢价。
但天永的溢价率现在也并不低,那如果溢价再上涨,可就很可能超过顶级学区了,是否能长期支撑住,看孩子们将来的成绩吧。
就是这种情况,优劣势都明显,纯粹炒学区房,看自己的判断了。我是觉得犯不上,很难说有什么高收益,房租就甭惦记了,高不了。另外这钱不是自己挣的吧?反正一般来说想这么投资的都是拿的父母的钱,想的都是赌一把,赔了也不心疼。多考虑一下吧。
仅供参考。
Q:
我是西城集体户,孩子已在西城上学,北京无房,外地有贷款,手里大约万,不想高贷款,总价预计在左右。现在买房您觉得是应该优先自住还是投资呢?如果自住离得比较近,预算还能满足的,看了下北京南站附近,老房子比较多,担心以后不好再换。如果投资,还想租出去抵消一部分自己的租金,石景山的杨庄,朝青和通州都看了下,没有想好怎么选。
A:
1、房子是用来住的,那当然是先解决自住问题再谈投资了。
2、北京南站,开阳里和洋桥北里,是老房多。年开始开发的,洋桥北里是宣武区白菜湾一带拆迁户的安置房,开阳里是当年北京最大的危改项目,规划有点儿老了。
这些地方都自住合适。将来不好换分怎么说了,就在附近置换的话没什么难的,保值也正常,同板块内都同涨同跌。基本都是老房,走不出独立行情,不吃亏。但往北部或东部置换的话或许弱点儿,时间短了无所谓,长了有可能明显些。
3、投资一般首选朝阳,租金高,升值也大多数不落后。石景山普通,通州看地方,有的地方租金偏低,郊区的常有情况,升值好的更低,比如运河板块就是。
4、这我也说不好怎么选啊,还是先明确需求吧,定好了是自住还是投资。在资金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二者不好兼得,有冲突之处。
仅供参考。
Q:
目前我在天通苑中苑有一套平米房子,价值差不多多万,有万贷款,二套。想置换一套东边,四惠、朝青或者东坝常营的二居,楼盘品质好些的,请问这样置换合理吗?有什么好的板块推荐呢?刨去贷款能凑多万首付。
A:
1、合理不合理的看怎么说了。如果是自住的话谈不上什么合理吧,二套资格最多贷款万,现在价值有贷款,那如果置换,即便是多首付+,减去税费也就买不到万的。这个总价在朝阳这几个地方可买不回这么大的面积了,哪怕是常营的单价低些,多万也就买左右,甚至都不到。朝青的话品质高的基本在8万了,那也就是平之内,小多了。考虑好。
2、如果从保值升值角度那换过来还算合适。并不是说天通苑的房子不好,而是这里刚需板块的特征太明显,户型小的占优,基本都能做到跟上北京大盘。面积大的更适合自住,在升值和流动性上略弱。平算中等的吧,反正不占什么优势,只是不吃亏而已。/=4.6万,差不多,还可以。
3、看看几个板块吧,不少小区呢,挑选余地大,东坝相对少,先看常青藤和奥园,相对性价比高。然后再看朝青和四惠的,很多金地名京、东恒二期、华纺、天鹅湾等等,好选。先考虑下换过来的面积是否合适吧。
仅供参考。
Q:
我和我爱人是北京土著已有住房,目前住在常营,想投资二手房保值升值。需求是内首付,左右总价,看了下潘家园的潘家园小区和华威西里,北工大的双龙南里,管庄的京通苑的板楼和管庄西里。潘家园是老破小,房龄84或90初且面积50几平但靠近城区,潘家园还会开通17号地铁;北工大跟潘家园类似,相对便宜些,在3环内,有14号线;管庄五环外,面积70几平,房龄97年左右,西里还能上八十中分校,周围有八通和6号线,还会开通22号线。想问下有限的价格下,投资哪边更合适些?
A:1、这是对地铁有多崇拜啊?没必要,这在北京算不上高科技的新鲜事物了。市区对加一条地铁线早就无感了,顶多是锦上添花,做不到雪中送炭。
远郊渴求地铁,比如燕郊这样儿的。如果是近郊,那新开通的地铁或许会利好房龄新品质高的,人们值当的多花钱跨越空间来追求。而市区在犯不上,老房就是老了,再开八条线,年轻人也没必要多花钱来追求。
甭说地铁了,就算开通个时光隧道,人们也只会穿越回去追求公主,没什么愿意花大钱去追求老头老太太的。就问问自己吧,是否愿意坐地铁而多花钱?如果自己不愿意多花钱,那就别太幻想别人能多掏钱。
2、首看西里吧,没什么学区溢价,小板楼不会吃亏。其他的说不好,反正之前这些年都一般。
老小区走不出独立行情了,就跟快退休的老人似的,单位研发了什么新产品也和他们关系不大,都是先利好年富力强的。但老房也不吃亏,只要板块不错就都能得到平均值。别太拿地铁当回事儿,那都是我们卖房时忽悠别人的,别忽悠自己。
仅供参考。
Q:
请问配套很差的优质次新能上车吗?看了万科朗润园,觉得性价比不错(应该是万科四环内最便宜的盘了吧)。但是听其他业主说没有学校,孩子到上学年纪必须置换。一是不知是否属实,但是卖房业主确实很多是为孩子上学;二是这种无教育配套(或很弱)的迷你小区,会不会随着楼龄的增加而升值能力明显衰减。三是这盘是不是年轻人上车不合适,看业主老年人多,小区北边新拍的地也是养老用地。
A:1、万科朗润园,这不在四环内啊,旧宫在五环内。万科最便宜的,商品房差不多是了,其他的保障房有更便宜的,宋家庄的红狮家园才5万多。学校我都说不清是什么,反正很普通吧。以上学为主就甭选这儿了,向南看看亦庄不就得了,城南第一学区。
2、旧宫谈不上配套很差,普通而已,该有的都有,万科广场很方便了,其他的也都不缺。学校是肯定一般了,和学区房无法相比。
不算迷你小区,这里应该是20万建面左右,中小型社区。除了东西海,其他的无所谓有没有学区,就算有教育配套也会随楼龄增加而升值减弱的。这看看东西海就知道了,除非是豪宅,否则学区房中的普通商品房大部分都落后于老破小。非学区房中相对倒好得多,反正也没人冲着学校来的。所以不用纠结这些,从一开始就和学校无关。
3、不适合年轻人,这都谈不上吧,普通的小区而已。越老的社区老年人才越多呢,东西海学区房倒净是老人,原住民差不多都老了。
北边的是太保家园吗?综合用地性质,到时候是不是养老社区还不一定呢,反正就是公寓性质。这种东西噱头居多,我看到新闻说“马未都乐的合不拢嘴,要抢先入住”,觉得不太靠谱儿,有点儿忽悠的意思。
4、我觉得这几个想法都有点儿怪,没必要考虑的。有学区需求就去买学区房,没有学区需求那在旧宫没什么不合适的,几个商品房小区的保值都不算弱,至少没落后。谈不上什么年轻人不适合,没必要琢磨这些。
仅供参考。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