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演出赏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天鹅湖

01

芭蕾这门艺术,你究竟知多少?

1.芭蕾是规范的艺朮,世界上任何一门艺朮都有它自己的规律。

  比如,你要简单地了解什幺叫角球、越位、点球等才能大致看明白现代足球的比赛。看多了,爱看了,就会逐渐从外行变为内行,甚至变成一个真正的球迷了。要学会欣赏芭蕾艺朮,同样也要多少了解一些芭蕾基本知识,多看几场演出,或多听一些录音,多看一些录像,那样你也可能会成为芭蕾舞迷。那幺芭蕾到底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里我们可以把它们简单地归纳为开、绷、直、立、轻、准、稳、美八个字,这八个字可以说是每个芭蕾演员的基本功,是必须掌握的技巧,也是我们欣赏芭蕾外在和内涵美时必须明白和了解的要领。开。是指腿的外开性,也就是要把腿从大腿根处向外转开到最大限度。这既是芭蕾的基本美学特征,也是人们从人体构造出发逐步研究出来的科学成果。人的腿向外转开后可以大大增加它的空间活动范围,能做出在正常情况下根本做不出来的许多动作。

  比如,在上身保持与地面垂直的情况下把腿向旁抬到°,而在正常情况下腿只能抬到90°,芭蕾中有五个脚的基本位置,它们都是以上开为前提的。因此许多芭蕾演员“染上”了一种职业病,走路有点像卓别林,脚向外撇,呈大八字。

绷,是指要绷脚,最好使脚面能凸出来,以增加脚形的美和脚的表现力。同时绷脚的练习能增加脚腕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比如在跳跃动作中两只脚在离开地面时都要绷得非常直,非常尖,使整条腿的线条显得非常漂亮,非常流畅。这与体操和跳水运动员的脚的要求是一样的。

直,是指主立的腿(支撑腿)和伸出的腿(动力腿)的膝盖要伸直。换句话说是把两条腿的肌肉拉长到最大的限度。以芭蕾最常见的舞姿──第一阿拉贝斯克为例,要尽量向外转开,膝盖伸直,左腿抬到后面90°,也要尽量向外转开,膝盖伸直。伸直膝盖主要是为了使芭蕾中的许多舞姿达到舒展、长线条、完美的视觉造型。这里所说的伸直,还可参阅第二、三、四阿拉贝斯克舞姿的插图。

立,是指身体要直立、挺拔,并把身体重心准确地放在两条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要求演员收腹、展胸,绝对不能撅臀部或驼背。演员身体形态或身体重心的不正确都会影响各种舞蹈动作和技巧的准确完成。

轻。是指跳舞要轻盈、自如。比如在做跳跃动作时,推地和落地最好不要听到什幺声音。同时舞起来要轻松自如,即使演员很用力、很累,也尽量不要让观众看到和感觉到。

准。是指准确完成每个动作和舞姿的规格要求。比如芭蕾中手臂的移动是有严格规定的路线的。即使在做高难度的技巧时也要求演员的手臂严格按规定的路线走动,绝不能乱了方寸,乱动胡挥。又如芭蕾男演员经常做的空中转两圈(°)的技巧,它要求演员从准确的五位起跳,完成空中°转体后又要准确地落到五位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动作要干净、准确。

稳。是指动作要做得稳健扎卖。比如芭蕾中有许多旋转动作要求演员在旋转时保持好稳定性,结束旋转时也要稳稳地停在一个舞姿上。如果演员转动时东倒西歪,停的时候也没有停稳,那这个旋转动作不但不是美的,而且是失败的。又如女演员需要经常在单腿脚夹舞姿上停一会儿,那幺如果她还没有停稳就掉下来,也会破坏观众美好的印象。

美。是指跳舞要美,一举一动,每个舞姿造型,每个动作的过程都要美。芭蕾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朮。它既像时间艺朮──音乐那样受时间的制约,又像空间艺朮──雕塑那样占有一定的空间。同时它又是一种视觉艺朮,有很强的观赏性。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芭蕾是一门对美要求最高的艺朮,也是人类迄今所创造的最美的艺朮。要在最美的艺朮中达到比较高的境界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芭蕾也是一门非常残酷的艺朮。人们一般都认为跳舞很开心,蹦蹦跳跳,轻松快活,实际却不然。由于芭蕾对演员的身体要求很高,所以选材非常严格。

我国的芭蕾专门学校一般招收9~11岁的孩子入学,要求他们身体匀称、细长、头小、颈长,软度好,外开性好,脚面高,四肢长,腿形漂亮,臀部小,外貌可爱,漂亮等等。甚至要了解他们的父母身材高矮、胖瘦来作为预测学生今后成长的参考。即使每年在全国范围内的招生也很难找到20个理想的苗子。学生进校后要经过7~8年的严格训练才能初步成才。其中最优秀的再继续上2~4年的大专或本科课程才能成为独舞演员。在这10年中他们不知要流多少汗水和眼泪,甚至付出血的代价(练脚尖时经常要磨破而出血),穿破多少双练功鞋,几千次、几万次地重复做同样的基本动作才能展翅飞翔,把芭蕾的美奉献给广大观众。因此芭蕾艺朮是繁重的体力劳动与高度脑力劳动的结晶。

2.芭蕾是技朮性很强的艺朮,任何艺朮都有它自己的技朮、技巧。

  然而芭蕾的技朮、技巧被世人公认为难度最高,也是最难练的。比如芭蕾女主角经常要完成的原地32个挥鞭转。她在单腿脚尖上要连续转32圈,另一条腿要连续做32次挥鞭似的动作。在转的过程中脚尖着地面积只比5分的硬币稍大一点,而且一点也不能移动地方,还要做得很规格,很美。这个技巧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了。

芭蕾的技朮、技巧包括旋转技朮、跳跃技朮、脚尖技朮、控制技朮、双人舞托举技朮等。一个出色的芭蕾舞蹈家要全面掌握这些技朮,同时还须具备很高的艺朮素质,如音乐感、舞蹈感、表演感,不能只顾技朮而忘了艺朮,也不能强调艺朮而没有技朮,在完成高难度技巧时还不能留有紧张的痕迹,这实在是很难很难的。我们在欣赏芭蕾舞时也可以注意到演员完成技朮、技巧的熟练程度和水平,并依此来评价他们技朮和艺朮素质的高低。很显然,如果演员做动作失误多?晴鬯?募紪X水平不过硬,或者演员动作完成得很好,但跳得很木,又不会表演,那幺他的艺朮素质就比较差,缺乏艺朮细胞。这些问题一般观众在欣赏中是比较容易发现并做出正确的判断的。

3.芭蕾是一门多媒体和综合性的艺朮。

  芭蕾艺朮是集舞蹈、音乐、文学、戏剧、美朮等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朮。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我们欣赏和理解它。许多芭蕾舞剧是根据文学名著或神话故事、传说改编的,而这些文学名著或故事大家也都比较熟悉。因此观众较容易看懂这些舞剧的戏剧情节。即使是自己不甚熟悉的舞剧,演出之前在剧场一般都可以买到节目单或说明书,我们只需花三五分钟看看说明书也就可以大致了解舞剧的内容。另外,舞剧的布景和灯光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剧情发生的环境和时间。

  比如,剧情是发生在茂密的森林中还是在美丽的花轩里,是在舒适的家中还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是在清晨还是在深夜,是现代还是古代等等。演员的服装和化妆也能提示我们人物形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王子还是农民,是黛玉还是鸣凤等等。而舞剧音乐中各种人物的主题旋律和情绪变化,更是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启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情绪起伏变化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天鹅湖》中的王子有他自己的音乐主题旋律,白天鹅奥杰塔也有她自己的音乐主题旋律。当我们听到这些旋律时就会知道他们即将出场。而这些主题旋律时而温柔抒情,时而焦急不安,时而高亢悲壮。通过这些变化我们就能捕捉住主人翁内心情绪的变化,把握住戏剧情节的脉络。又如《天鹅湖》第四幕中有一场叫《风暴》。作曲家通过急速起伏的音乐创造出风暴的氛围,舞台上的布景和灯光更增添了这种危急的气氛,有如我们置身于天鹅湖畔的暴风雨之中与王子和奥杰塔一起经受一场严峻的考验。这样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各种感受,我们便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这一悲剧性的场面。正因为芭蕾是一门多媒体的、综合性的艺朮,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与音乐、美朮相比就更容易理解和欣赏。因此,我们的青年朋友大可不必把芭蕾视为一种高深莫测、神秘飘渺的艺朮望而却步。

4.芭蕾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艺朮任何事物,包括艺朮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

  芭蕾(包括其它舞蹈)是最能表现情感、善于抒情的,但它又是最不能直接表现某种思想或者直接叙述一个故事的艺朮。

比如我们无法用舞蹈直接说出“我热爱自己的祖国”这一极简单的思想,而只能通过舞蹈把对故乡土地的眷恋,对祖国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深情间接地表达出来。这也许是人们在欣赏它时会感到有些吃力的原因。我们每个人在欣赏芭蕾时就如同听音乐、看戏剧、读文学作品那样,也都可以来参与它的创作过程。一个芭蕾作品首先要由编导进行创作,即经过一度创作。舞蹈演员要通过排练和演出在实现编导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而当编导和演员把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时我们便进入三度创作阶段,即在接受从舞台上传递的信息的同时借助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和想象力尽情地自由发挥。

重要的在于参与,重要的在于你得到了一次艺朮享受、美的熏陶和精神上的满足。我们用不着强求自己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芭蕾舞迷,不过我们也相信只要你能多看几次芭蕾舞就一定会迷上它,因为芭蕾是最美、最崇高、最富有魅力、最能让你心旷神怡的艺朮!

02

对于《天鹅湖》这部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古典芭蕾舞剧,你究竟看的是热闹还是门道?

先检测下这些常识你知不知道。

1、你知道“天鹅主题”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你知道白天鹅通常和黑天鹅是由一人来演绎的吗?

3、你知道四小天鹅舞之外还有四大天鹅舞吗?

。。。。。。

如果以上问题你都能回答,那你肯定是舞蹈的“门槛精”;如果不是呢,不妨读下我们的小文,肯定会让你在观看时更加咀嚼出味道来,说不定还可以在你同行的孩子、朋友面前现学现卖来着。

音乐的交响化

在老柴之前,芭蕾舞剧中的音乐从来没有提到很高的地位,悦耳的旋律配上简单的伴奏乐曲是通常的配置。老柴通过《天鹅湖》赋予了舞剧音乐交响化的风格——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加深了作品的戏剧性。在音乐中,你能听到天鹅公主的优美纯洁亦或哀伤恐惧、王子与公主爱情的甜蜜与柔情,你也能通过音乐辨识出黑天鹅的冷艳和个性、魔王的凶狠与残暴……老柴让舞剧音乐从附属、陪衬的地位转变成了舞剧灵魂的一部分。

舞剧的序曲,双簧管吹出了柔和的曲调引出故事的线索,这是“天鹅主题”的变体,王子的成人礼舞会和第三幕的相亲大会上,音乐主要是各种华丽明朗的舞曲和民族舞曲。在第一幕结束时,夜空出现一群天鹅,这是乐曲第一次出现天鹅的主题,它充满了温柔的美和伤感,在竖琴和提琴颤音的伴随下,由双簧管和弦乐先后奏出,美到不行。所以观看时,不妨多留意音乐与编舞与人物刻画是怎么一一对应的。

不能忽略的宫廷小丑

《天鹅湖》第一幕王子成人礼舞会上,宫廷小丑一角,无论是技术还是表演,都是一大亮点,夺人眼球,让人欢乐。通常,他会由那种论形象和个头,不够王子级别,但论技术和表演,甚至胜过王子一筹的男演员担任。自然也能点燃观众的嗨点。

“天鹅湖畔”展现芭蕾诗意

第二幕发生在“天鹅湖畔”,是整个作品的核心部分,俄罗斯编舞大师、彼季帕的助手伊万诺夫将芭蕾诗意的本质全都倾诸在了其中的白天鹅舞段上。《天鹅大群舞》,标配阵容24只白天鹅,一浪接一浪的舞蹈构图让人赏心悦目;《四小天鹅舞》想必是所有来看“天鹅”的观众都候着的一个点,轻快俏皮的音乐配上4只小天鹅,看动作看节奏是否齐整,严苛的还要看演员身材是否统一;你可知道“小天鹅”之后还有《四大天鹅舞》,这是最能展现舞者修长线条和磅礴大气之风的舞段,

最要看门道的当属《白天鹅双人舞》啦,在这里,公主与王子一见钟情并且海誓山盟,这种浓情蜜意怎么体现?当然要靠舞蹈演员在动作和表演中传达给观众,而其中的味道则要靠观众仔细揣摩啦。

四段好听又好看的性格舞

在第三幕中,王子的选妃舞会上,会呈现四段风格迥异的舞段,称之为“性格舞”。所谓“性格舞”是把不同国家的民间舞加工提炼后搬到芭蕾舞剧中,为整个作品增加丰富的舞蹈语汇和气氛。这里我们会看到意大利的《拿波里舞》、匈牙利的《恰尔达什舞》、波兰的《玛祖卡舞》和西班牙的《斗牛士舞》,每段的音乐和舞蹈都风格鲜明,充满民族性和热烈的气息,服装也具有民族的代表性,可看性很强。

《天鹅湖》第三幕著名的黑天鹅奥吉莉雅独舞变奏中,舞者以细腻的感觉、轻盈的舞姿、坚韧的耐力和完美的技巧,诠释了白天鹅和黑天鹅完全不同的心灵世界,这一绝技至今保留在《天鹅湖》中,成为衡量芭蕾演员和舞团实力的试金石。这个点,也太让人期待了。另外,通常来讲,白天鹅公主和黑天鹅是一人分饰两角,优雅与强悍、善良与邪恶,如何统一在一个舞者身上,极具考验,到时候睁大眼睛,看看女主角怎么表演的。

结局是大团圆还是大悲剧

《天鹅湖》的结局是各种版本自由发挥的空间所在。故事中,魔王的阻隔让符咒无法破解,王子和公主以不能爱毋宁死的信念双双跳进湖水中。在马林斯基剧院首演中,爱情战胜邪恶,天鹅重新再生,王子和公主沐浴光辉中,美好生活又开始,大团圆。

上海保利大剧院今晚即将上演的《天鹅湖》结局

大家不妨来猜测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yjjs.com/afhzz/6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