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丝大本营Lopatkina天鹅之

点击上方“芭蕾在线”开启舞蹈生活Lopatkina《天鹅之死》国芭赛群星荟萃观后感文梁沨

UlianaLopatkina在国芭赛GALA上表演《天鹅之死》

摄影:王小京

几个月前,看到明星汇演的名单中Lopatkina的面孔,我就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北京国际芭蕾比赛三晚荟萃演出的票。像大家所说的,Lopatkina能跳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看一场少一场,说不定哪天就退休了,有机会必须要看。后来得知剧目中有她的《天鹅之死》更是觉得自己决策明智。我自知人生中能看到她现场跳天鹅湖的几率极低,能看到她拿手的《天鹅之死》已是万幸。

随着竖琴奏出的音符一串一串温柔地在剧场中散开,女神背对着观众点着小碎步缓缓从左侧后台飘出、已然变成翅膀的手臂像波浪一样起伏。Lopatkina的确是不辜负天鹅女王的名号,她的手臂的每一寸、甚至每一个细胞似乎都可以随着音乐和情绪摆动、微调。在每一次天鹅展翅时,她的双臂都带着一股藕断丝连的气息向远方延展,微微张开的双掌真如无力但仍在做最后挣扎的翅尖羽毛。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刻是出场后的第一次转身,天鹅的正面第一次向观众展露,女神那双大眼睛透着迷茫和似乎是死亡来临前的空洞感。这时精气神像突然离她而去一样,无力支撑的上身深深地弯向地面,在头两侧的双臂不是仅仅垂在那儿,而是像连最后一丝希望也被夺去般地被地心引力吸向大地。竖琴和大提琴悲切的乐句不断推进,渐渐地她连支撑上身的力量也失去了,只能跪坐在大地上,美丽的双臂不断地奋力展开而又落下,做了一次又一次的挣扎。最终她向大自然妥协了,把自己全副身躯交给了大地。

个人认为Lopatkina的天鹅之死之所以感人,之所以有女神独一无二的气质,主要是因为她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绪中的完全投入。她在舞台上的表现最完美地诠释了“活在当下”这个概念:她的整个存在,包括肢体动作、眼神、情绪、气息、都体现在她在舞台上的每分每秒。她的每个动作都不紧不慢,感情把周围的空气都渲染得如此饱满,我想这是为什么她会让人感受到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和优雅的气质。以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美国舞蹈学生去俄罗斯进修,其中一位女学生提到了Lopatkina是她的偶像。她说她最喜欢女神的原因是因为她永远在当下跳舞,她在台上的每分每秒都完全投入,不急不缓,周边和她自身的节奏都完全在她的掌控下。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我个人的理解就是Lopatkina的肢体、精神乃至灵魂都存在于她每个动作之内。这已经超越了演什么像什么的境界,已经不仅仅是在演戏,而是在用她的气质和灵魂在渲染周边的一切。像女神这样的舞者已经不需要用数十个挥鞭转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了,她只要静静地站在那里,就已经带来强大的存在感。她跳的《神驼马》中的公主时,与伊凡第一次相遇的双人舞中,漂亮的手臂一挥,让人感觉到她手臂触碰过的空气都变得温柔甜蜜了。而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最后一幕,她穿着猩红色的一袭长裙,站在铁轨上决定结束自己生命的一刻,虽然只是简单的走了几步,Lopatkina身上和眼神中却彻底地透着绝望、迷惘和对解脱的渴望。能如此自如地穿梭在不同的状态下,也就只有这位女神了。人生能现场看一次Lopatkina的天鹅,已然足矣。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yjjs.com/afhzz/2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