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建新通讯员常洪涛
11月8日,在沙河鲁山县城区段,几只野生大天鹅时而潜水觅食,时而嬉戏玩耍,时而列队游动,引得许多群众观赏拍照。
“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天鹅,真是太美了!”看着河面上自由嬉戏的4只天鹅,家住鲁山县城的刘女士激动地说。
“这些天鹅出现在三四天前。”鲁山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股股长张军埔介绍,大天鹅是一种候鸟,体型高大,寿命可达20——25年,常栖息于开阔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浅水水域,除繁殖期外成群生活。迁徙时,天鹅以小家族为单位,呈“一”字“人”字或“V”字形队伍飞行,冬季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附近湖泊;春季迁经华北、新疆、内蒙古到黑龙江、蒙古人民共和国及西伯利亚等地繁殖。
其实,这已经不是鲁山县第一次发现大天鹅。“我们已经连续两年在沙河发现大天鹅栖息活动。”张军埔说,鲁山并不是大天鹅的过冬地,只是处在迁徙路线上。通过观测、走访记录,在沙河城区段共有3群24只,“可以肯定地说,大天鹅已经选择在鲁山越冬了。”
大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保护好这些稀有“来客”,鲁山县林业局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现场巡护和监测,并对全县群众进行动物保护宣传,严禁捕猎行为发生,许多群众自觉加入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
前不久,该县四棵树乡三名群众在山区里发现一只不会飞的大鸟,经林业部门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初步判定是在南迁过程中饥饿迷途留落在山中。经过喂养观察后,工作人员将其带到沙河边放归自然。
“除了大天鹅光临外,近年来,随着鲁山县生态保护的加强,生态林以及生态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吸引了许多野生生物来此栖息。”鲁山县林业局局长陈强介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和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等野生动物余种在当地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