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高校神兽吉祥物,武大的狐狸海事

许多同学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第一句脱口而出的话就是:“这可真大呀!”

和小学、中学不同,绝大多数大学校园都有着茂密的植被,广阔的空间。

这里不仅是学生和老师学习休息的地方,也是小动物们安家落户的绝佳之地。

校园里养着“吉祥物”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北京大学,年,在网络还不发达的时候,网络上出现了一篇名为《记北大一只值得尊敬的猫》的帖子,一时在学生群体之间风靡。

在北大学子的笔下,这只上了年纪的老猫出现在校园里,就仿佛退休老教授视察工作一样随心所欲。

认真工作的它,时不时就会出现在某个教室抽查,或端坐在阳台上,或俯卧在讲桌上,从来都是闭目养神,时不时看看老师和同学,不发出一点噪音。

如此具有学者气息的猫咪,受到北大师生广泛爱戴。

得益于越来越便利的网络,网上逐渐涌现出一批大学“网红”,对于学生们而言,它们是宠物,是同伴,也是美好的大学记忆中,最温柔可爱的一部分。

盘点各高校高萌“吉祥物”,武大的狐狸海事的鹅,神奇动物在这里

上海海事大学大鹅。

时年一岁多的咕咕原本有一个非常爱它的主人,但是因为主人搬家,便在网上到处询问,是否有人愿意接收这只英俊的的大鹅。

没想到上海海事大学不仅愉快地接收了咕咕,还为它特意颁发了录取通知书。

惹得同学们狂喊∶我们辛辛苦苦学了三年,才进来这个学校,没想到一只大鹅直接用颜值就征服了校长。

北京师范大学的乌鸦。

北师大的校园枝头上总是三三两两聚集着几只乌鸦。

在其他地方被视为不祥的乌鸦,在这里却受到了非常友好的对待。

学生们调侃到,每个师大人都有一只守护乌鸦,没有被“天使”砸过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西北工业大学的“三哥”。

和其他大学呆萌可爱的吉祥物不同,西北工业大学曾经的“校霸”,是一只只有三条腿的大黄狗。

低年级的同学,管它叫“三爷”,高年级的同学管它叫“三哥”。

混熟了,也有人直接称呼其为“阿三”或是“黄三”。

在西北工业大学里,三哥不仅自己能够横着走,更是该校狗子届的“狗头老大”,身边经常跟着一群小弟呼啸而过。

而在年底到年初这段时间,三哥彻底消失在了同学们的视线中。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最近因为偷吃外卖走红,却被毒杀的大黄。

尽管成为流浪狗,让他们遭受了许多苦难,但希望同学们的关爱,让它们感受到了生命中难得的一丝温情。

武汉大学小狐狸珞珞珈珈。

武汉大学的狐狸已经成为小网红,经常在校园里被各种偶遇。

而珞珞珈珈分别是一只黄狐狸,一只白狐狸,名字也是取自珞珈山。

厦门大学黑天鹅。

厦门大学养黑天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很久之前,可谓是“厦大师生几万人,万千宠爱在一身”。

然而,美丽的黑天鹅也很脆弱,在厦大师生的守护下,每年都有可爱的天鹅宝宝出世。

中国农业大学猫咪。

中国农业大学占地广阔,景色优美,校园内有许多农作物,且开设专业也是千奇百怪,与人们的饮食息息相关。

学生经常调侃自己的大学生活,是“有田有酒有猫”,谁能想到他们在20出头的年纪,就能过上退休老大爷的生活?

云南大学的孔雀。

云南什么最出名?那一定要数美丽的孔雀了,然而,云大的孔雀一开始并不是自己养的,而是有几只孔雀从隔壁圆通山公园整整越狱三次飞来的。

看到孔雀这么喜欢这所学校,云南大学直接将它们收编,在校园里安家落户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自己给自己混个编制吗?

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的野猪。

大学之间基本上都是各自拥有自己的宠物,然而,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以及东南大学却是“共享野猪”。

不安分的野猪,在这三所大学都经常出现,俨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觅食、开会的好地方,然而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它们,不会为了任何一所大学停留。

因此,在这三所大学中都有“猪出没”的传说。

华南农业大学的牛哞哞。

同属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小动物多到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动物园,然而最出名的还是我们的四大神兽之一牛哞哞。

牛哞哞只是一个代号,这里的大黄牛,小奶牛,都可以被称为牛哞哞。

我们能品尝到著名的华农酸奶,当然离不开这些小可爱。

近年来各学校小动物们频频出现,证明了如今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

如今大学校园因为这些小可爱平添了几分生机,让校园充满人情味。

这里不仅是教书的地方,更是育人的地方。

生机勃勃的校园,在无形中孕养着同学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让学生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yjjs.com/afhzp/39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