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9月起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简称纳卡地区)发生冲突,造成最少4,人死亡,8,人受伤。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Putin)11月10日表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已签署停战协议。美媒11月21日指,普京声称取得战略上的胜利,但其实协议附有风险,“成本”有待计算。
停战协议不全面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11月21日报道,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年代已因纳卡地区状况而爆发战争,分析师警告,停战协议未能解决引发当年战争的问题;如果没有全面和平条约,停战不会持久。
在两国于10日达成的停战协议中,确定阿塞拜疆可继续控制已占领的地区,包括纳卡地区约40%的土地、附近数个地区,及亚美尼亚同意撤离其他邻近的地区。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ChathamHouse)专家布勒斯(LaurenceBroers)称,不太肯定两国协议算不算是和平协议;协议甚至没有提及两国在纳卡地区有争议的问题,它不似能够作为解决长期冲突的基础,比较似暂时停火。
俄方难以维持影响力
根据停战协议,俄罗斯会在纳卡地区的前线及当地连接亚美尼亚的走廊部署维和部队,为期5年。《华盛顿邮报》21日指,俄方部署维和部队或会很昂贵及冒险。布勒斯表示,俄罗斯的长远目标是对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维持影响力,但如俄方要防止两国再有冲突,就要应付与两国的关系,这是一项需要小心处理及要做很多“保养”的工作。
亚美尼亚年爆发“天鹅绒革命”(VelvetRevolution),总理帕希尼扬(NikolPashinyan)其后掌权。帕希尼扬上任后清除数名亲俄的安全官员,又尝试亲近欧洲、以平衡俄方的影响力。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IlhamAliyev)亦排除纳卡地区的自治状态,代表未来仍有可能与亚美尼亚发生冲突。阿塞拜疆5年后亦可否决让俄方维和部队留在纳卡地区,俄方是否能长期维持影响力及当地和平,仍是未知之数。
亚美尼亚有反对声音
两国10日签署停战协议的消息传出后,亚美尼亚民众同日上街抗议,他们冲击国会,议长米尔佐扬(AraratMirzoyan)被打伤。亚美尼亚政府14日公布,国家安全局(NSS)阻止一宗前官员企图暗杀帕希尼扬及夺权的阴谋。
《华盛顿邮报》报道,亚美尼亚反对派威胁要尝试撤回协议,尽管这样做不切实际;普京17日形容这是“自杀式”行为。普京称如果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关系修复,包括社会层面上,国民的关系修复,纳卡地区的状态就可安定下来。但报道认为,这在没有深入的和平谈判下,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