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三门峡河南三门峡从ldquo

4月1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大美中国候鸟北归”栏目播出《河南三门峡:从“烟囱城”到“天鹅城”的变迁》。

让我们沿着我国的母亲,黄河,来到河南的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它位于我国的黄河中下游,是候鸟大天鹅的重要的越冬地。依托着黄河湿地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最近几年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天鹅在这里越冬栖息。

我们的记者也深入探访了三门峡,从多个角度来展现天鹅们在这里的生活状态,以及它们的迁徙之旅。

总台央视记者焦健:这里是河南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也是大天鹅在我国越冬栖息的主要栖息地之一。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成千上万只的大天鹅会从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长途跋涉地来到这里栖息越冬,之后再陆续地飞回到繁殖地繁衍后代。

今年,在整个三门峡地区越冬的大天鹅突破了1万只,约占全国越冬大天鹅总数量的一半还要多。在这里越冬期间呢,天鹅们除了栖息、觅食,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谈恋爱。

相亲之前一番精心的梳妆打扮是必不可少的,当双方在经过小心试探后,他和她或比翼双飞,或共入爱河,偶尔也会有其他天鹅企图凑近这对小情侣,而等待他的则是一番强烈的抵抗。

河南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工作人员高如意:大天鹅在这个地方是一个谈情说爱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就是3到4岁,这个时候是大天鹅的性成熟期,从那个繁殖地来到越冬地的时候,在路途是集小群,只有在越冬地才能集大群。天鹅数量才能多,有利于它挑挑拣拣。在这儿一旦配对成功了,就是不离不弃,一前一后两只在一块儿。

这是一支因翅膀受伤而无法迁徙的大天鹅,这里的人叫它“美峡”,取美丽三门峡之意。每年总会有一些老弱伤病的天鹅因无法长途飞行而选择留在当地。另一只留守的天鹅对“美峡”产生了好感,慢慢靠近,他们恋爱了。不久后,“美峡”夫妇的孩子们顺利出生,这也是大天鹅在黄河流域自然繁育成功的首例。

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张明云:就是那个位置,这个岛上它就在这儿做了一个窝(生孩子),大家都激动得不得了。三门峡是个越冬地,不是繁殖地,专家说历史上这是破天荒的事。

为了让他们尽快独立,“美峡”夫妇故意远离,孩子们用力呼扇翅膀追赶,这是他们的第一次飞翔,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个大事儿,对于老张来讲,是件喜事。

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张明云:心里特别高兴,最起码就待自己孩子一样,从它小(的时候),丑小鸭(像)毛毛虫,一下看它长大飞上蓝天了。

然而不久后,“美峡”的丈夫意外去世,单亲妈妈独自带着孩子们面对生活,随着前来越冬的大天鹅逐渐增多,争夺领地、争抢食物,各种摩擦在所难免,“美峡”则表现得相当勇敢,时刻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迁徙季来临,日渐强壮的孩子们陆续随着大批天鹅踏上了北迁之旅,而“美峡”则独自鸣叫,期待与孩子们来年相聚。

因为每年都有大批的天鹅如期而至到达三门峡越冬栖息,因此三门峡也得名为“天鹅之城”。那么曾经这座黄河岸边的“烟囱城”是如何转变为如今的“天鹅城”的呢。

曾经一段时间在三门峡黄河河道及岸边,矿山开采、非法船只、人工鱼塘等使得周边的环境问题凸显。而如今呢,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千里城市绿廊建设、万亩矿山修复这样的生态建设工程不仅使得多万平方米的生态面积得以修复,更使得像大天鹅这样的珍稀野生动物得到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河南省三门峡市林业局副局长段炜:随着清理力度加大,彻底使黄河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没有了这些违章建筑,没有这些人为因素来干扰天鹅自然迁徙生存环境,这些年我们大天鹅的栖息地的数量由原来4个地方增加到我们今年一共有9个地方,我们鸟类的种类,这几年也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明显增加,由过去的种增加到现在的余种,因为这个条件的改善,不是咱们自己说出来改善就改善,动物它的感觉是最明显了,咱们现在统计出来不仅鸟的种类增加了,而且每种种类的数量也在增加。

随着每年到这里栖息越冬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三门峡也完成了从原来资源型工业城市到如今生态之城的转变。

河南省三门峡市林业局副局长段炜:今年我们整个三门峡段围绕黄河流域这几个县市区,对这些黄河两边的一些支流、河域的面积进行改善、提升,按照自然修复的条件,确保这个湿地的面积每年(增加),今年年增加了余亩,这样以后为下一步的生态修复奠定了一个湿地面积的基础。

(三门峡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注:权威媒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图片和视频及作者来源,如遇侵权必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yjjs.com/afhzp/18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