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侨城新天鹅堡二期尾盘加推,好几个朋友都去看了,都在问我怎么样。这两天稍微闲点,就抽点时间给大家聊聊华侨城和新天鹅堡。
多年以来,在深圳,只要提起华侨城,绝对是豪宅区的代名词,很多人甚至有华侨城情节,另外的一个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区域则是香蜜湖。
至于深圳湾,算是09年之后才兴起的后起之秀,迄今也不过十年历史。
虽说同属深圳,但是不同区域之间一定存在着鄙视链,深圳的鄙视临深的,原关内的鄙视关外的,豪宅区鄙视普通住宅区。就算同属豪宅区,我相信内部一定也存在鄙视链。
先撇开价格不谈,我知道,香蜜湖和华侨城是妥妥的要鄙视深圳湾的。这个也好理解,oldmoney肯定要鄙视newmoney的。
既然能鄙视新贵,除了是要有钱,那一定是要有新贵所不具备的东西,一般新贵最被鄙视的肯定是文化传承和历史底蕴了。
1
侨城三十载,花园中的城市。
华侨城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整个华侨城区域还是一片滩涂,其前身是华侨农场,是安置年对越战争中的归国华侨的地方,中央在年从沙河华侨工业区划拨了4.8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华侨城。
并由香港中旅集团在原华侨农场的地方开发小人国旅游项目即后来的锦绣中华,以帮助华侨农场职工就业和转型,华侨农场由此更名为华侨城。
这就是华侨城的来历。
来看几张老照片:30多年前的沙河华侨城工业区的工人宿舍。
位于沙河华侨城工业区的光明华侨电子加工厂,即今天的康佳集团的前身。
这种在城市中由企业大面积独立整体规划开发并获得成功的区域,全国都不多见,绝对算是深圳这种新兴移民城市的一大特色,深圳另外一个类似的区域则是招商的蛇口,二者都已成为深圳的城市名片。
蛇口是改革开放打响开山第一炮、也是袁庚老人家当年撸起袖子加油干事业的地方,其历史传承和基因构成肯定跟华侨城不同。
华侨城创办人马志民先生的海外背景和高瞻远瞩,使其拥有世界级的眼光和视野,整个华侨城片区规划就是以新加坡花园城市的模式为范本,在花园中建城市,而不是在城市中建花园。
这些最初埋下的理念和思路就逐渐形成了华侨城的片区基因。
华侨城在成立后的30多年里,一直在文化和旅游方向上持续深耕,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华侨城片区的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欢乐海岸、华夏艺术中心、何香凝美术馆、洲际酒店、威尼斯酒店、文化创意园以及波托菲诺天鹅堡、纯水岸住宅小区等一系列的文化旅游及城市精品之作。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再加上高端的文旅人文氛围,华侨城逐步聚集了一批深圳最早的财富人士,华侨城地产在后期多年的开发过程中,又顺势而为,有意识的进行一些利于高端居住者集群的运营,这就是华侨城的豪宅基因。
就像北上永远鄙视深圳小渔村一样,拥有30多年高端人文居住基因沉淀的华侨城,肯定会鄙视不到十年历史的新兴滨海居住区深圳湾,对不对?
2
现在的都市型豪宅都是全能型选手,
侨城老矣。
了解了以上这些华侨城的简史,我们再简单看下华侨城区域的主要豪宅楼盘。
我们今天提到华侨城的豪宅,一般大概都是指的年之后建成的、位于华侨城核心地带燕栖湖畔的波托菲洛天鹅堡和纯水岸,以及这几年在片区外围陆续开发的香山里和香山美墅,再外围一些区域还有锦绣花园等小区。
至于年代更老的东方花园、中旅广场、海景花园等小区估计